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彩虹故乡-- 民俗文化-- 正文
土族民间活动及庙会
发布时间:2024-03-05 16:55:59        文章来源:        浏览:

土族民间集会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而延续下来的,这些集会约定俗成,早为土族人民所认知,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逢集会,土族群众就会鲜衣新帽,相邀相约,扶老携幼从四乡八堡赶来赴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土族传统节日集会已成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的大观园、服饰刺绣工艺的展览会,是土族民间文化生活形态的重要体现。

如果从集会的起源来考察,土族民间节日集会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祭祀酬神祈祷祝愿类,如各地的“博纳顿”、“青苗会”;抒发感情;欢娱庆祝类,如六月六五峰山“花儿会”、丹麻“花儿会”等。不论哪一种节日集会或庙会,它的发端往往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或宗教色彩,都是从图腾信仰,崇拜自然神祇,宗教神佛等方面融合而成的,反映了土族先民力求驱邪禳灾,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例如佑宁寺一年两度的“观经会”,喇嘛们头戴面具装扮神祇表演降魔伏妖等宗教舞蹈,弘扬佛法无边;“青苗会”、“博纳顿”上法师们击鼓跳舞娱神,祈求神灵庇佑一方人丁安康,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而“纳顿会”、“花儿会”等更是以娱乐为主,调剂了平日枯燥单调的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最使人们感兴趣,以至占主导地位的还是民族民间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诸如“安召”舞、擂台赛歌、登山、跑马、摔跤、射箭、秋千、拔棍等等。时至今日,这些集会已成为民族民间文艺体育的盛会,成为当地人民精神生活中的主流。

随着时代的进步,土族民间传统节日集会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展现当地群众喜闻乐见,新鲜活泼,高尚健康的新形式、新内容的集会,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如土族群众自愿组织的民间“文艺”队,将土族传统舞蹈“安召”移植到“文艺”节目表演中;独特的土族体育运动项目“轮子秋”,经改进后配以土族乐曲和土族安召舞,使其成为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表演项目。各种新形式的节日集会,不仅符合土族的民族心理和传统道德习惯,而且已演变成为新的民族民间节日集会。土族集聚地区的民间活动有:擂台会、“博纳顿”、丹麻会、观经会、冈日纳顿、朝山会。

擂台会

擂台会也叫“擂台戏”,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威远镇举行。当地原有打擂比武活动,后演变成唱戏、喝花儿,称为“擂台戏”。到时候,方圆几十里的土族群众汇集一起,竞唱花儿,进行赛马、摔跤、武术表演等活动,并进行物资交流。

相传,宋代威远镇为“牧马营”,明朝在该地修筑城垣之后,改为威远堡,并设有游击营,是一个军事重点,有重兵把守。城内有一土筑高台,人称“擂台”,经常有打擂比武之事。后来逐渐演变为定期的唱戏、唱花儿,就被称为擂台戏或花儿会,流传至今。

传统的威远镇“二月二”擂台庙会,包括五个分会场,即雷祖会、擂台会、“花儿”会、赛马会和山货场。

节日期间,除物资交流,赛马、摔跤等活动外,主要是唱花儿。许多著名的歌手,从远道跋涉而来,汇集一起,与当地土族歌手一比高低。

节日里,人们盛装打扮,特别是姑娘们身穿各色花布镶成彩袖的外衣,胸佩银饰,戴耳环、手镯,显得格外华丽、漂亮,小伙子头戴毡帽,各携酒瓶,进入会场,自由选择结伙,分成若干赛场,每组十人左右,在广场上摆开阵势对歌。竞赛形式多样、灵活,有组对组,男女问答和独唱等,所唱花儿。以互助地区的五声高调式为主。

威远镇“二月二”擂台庙会很好地保存了土族的民间艺术和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承载了众多的民俗事象,对了解互助土族的风土人情、特产方物、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由于现代经济文化的冲击,其原有的文化内涵和形式日益减少,逐渐演变成为现代物资交流会,亟待抢救和保护。

博纳顿

“博纳顿”是互助地区以民间信仰祭祀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民间群众性活动和民间文化活动,“博纳顿”土族语意为“萨满跳神”,一般在建有龙王庙的村庄结合庙会进行,时间为l—2天,由法师5—7人组成,各执单面扇形羊皮鼓,身着法衣法冠,在龙王神轿前敲鼓唱诵,旋转跳舞。除诵唱“九天”、“金山”、“霜降”等神号,亦用历史故事进行“讲经”,还有三宵。开首语意:“天皇五首天庙,地皇留人类兽禽,人皇留下了仁义礼智行”其余均为祈祷平安之意。同时,法师也作鸭子舞、打车轮、倒立行走等动作,吸引群众争相观看。

“博纳顿”大约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相传宋太祖赵匡胤不得势的时候,千里路上送过京娘。他二人兄妹相称,一路上一块儿吃,一块儿住,京娘感激他千里相送之恩,就以身相许,谁知匡胤是个不贪女色的男子汉,他把京娘送到家中,连茶都不喝一口就走了,把个如花似玉的黄花闺女给了个大没趣,只好解开裤带悬梁,寻了短见。后来赵匡胤当了堂堂大宋开国太祖皇帝,他的妻妾有三宫六院,好不舒坦。把京娘忘了个一千二净。再说这京娘阴魂不散,闹到宫里。闹得太祖心惊肉跳,三宫六院都不得安宁。太祖降下圣旨,要用武士镇邪。镇守了三天三夜,也没镇出个啥名堂。每晚上还是照旧闹的惶惶不安,太祖皇帝要给武士降罪。有个武士知道是京娘冤魂不散,上前启奏到:“皇上现在三宫六院的娘娘都有诰封,可忘记了一位姑娘曾与你一块儿吃,一块儿住,她为你而死,却没得到一点儿封赏,你却把她给忘了。如今她是没处去找你要封赏哩”。太祖听了武士的这番话,自知理亏,连连点头。武士奏请太祖给京娘封一尊神位,好叫京娘享受人间烟火。太祖就封京娘为“金山圣母娘娘”,主管西北的风雪雨雹。从此,西北各地纷纷修建了金山圣母庙。俗称“娘娘庙”。人们为了喜乐娘娘,就在春季下种之后,举行一次娘娘庙会。会上由法师扮演武士,打着单面扇形羊皮鼓,跳起战士的舞蹈。“博纳顿”时,由于法师击鼓时发出了“梆、梆”音响,汉族人就称它为“梆梆会”。

“博纳顿”一般在三种情况下举行:一为定期举办的地区保护神庙会。如二月二在东沟大庄村、五十柳家村的庙会;三月三在东沟姚马村、威远堡崖头村、纳家村的庙会;三月初八东和姚家沟村的庙会;三月十三丹麻松德的庙会;三月十八在丹麻索卜沟的庙会;四月初八在东山大羊圈、吉家岭的庙会;五月初四在五十巴洪村的庙会;腊月初八在丹麻东家村的庙会。二是因遇到灾难向某神许愿得到保护而举办。三是因家人患病,请法师“捉鬼”“贴”“符”念“咒”者,以求驱灾除病。

1988年调查新中国建立前,互助县有法师60多名,其中颇有声望的法师20余名,1954年后,梆梆会逐渐消失,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完全停止活动,近年来又开始恢复了“梆梆会”的跳神活动。

鸡蛋会

鸡蛋会是汉族群众对土族“博纳顿”的又一种叫法。每年农历三月三、三月十八、四月八,大通、互助一些地区举行的传统“博纳顿”,赶会的人都带许多熟鸡蛋,在会场上敲击作戏,被敲破者将蛋送给赢家取乐。所以人们习惯地叫做“鸡蛋会"。庙会上给龙王、三霄娘娘等神献牲酬祭;请法师涌经,跳法师神舞,以避祸穰灾。赶庙会的人一则上香、供灯、敬香钱,以还神灵保佑之心愿;二则春耕之余娱乐欢庆一番。远近土、藏、汉各族群众蜂拥而至,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会终人散,则见会场上铺满白花花蛋壳,如同下了场冰雹,群众认为这样便能禳解雹灾。据传这“鸡蛋会”是明代嘉靖年间,因一次春天的雹灾而举行的,留下庙会打鸡蛋禳灾之俗,迄今已有400余年历史。

丹麻会

丹麻会也称丹麻花儿会,于每年农历六月十一日至十五日在丹麻镇东丹麻村唱青苗戏,同时制定乡规民约,加强护青措施。远近群众赴会看戏,故称“丹麻戏”。丹麻戏会的影响波及整个互助东部地区,各族群众特别是土族群众穿戴节日盛装,像彩色人流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丹麻戏场上,男女老少喜笑颜开,游人三五成群、四六成伙,或全家,或亲戚朋友,或歌伴挚友……一簇簇、一圈圈围坐在草坪上、溪流旁、林荫间、桥栏上,叙谈生活、人生的哲理;尤以民歌手、“花儿”歌手最为活跃,他们以歌声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土族阿姑和小伙子们则穿戴最好最新的衣服,佩带上各式华美的饰物,寻找各自的意中人,互诉衷肠。

丹麻土族花儿会起源于明朝后期,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会上所唱的土族花儿是土族文化遗产和历史的见证。丹麻土族花儿会盛行于清朝、明国及新中国成立初期。1966年在“文革”期间被认定为低俗野曲而禁止中断、1978年以后逐步复苏。据专家认定,起初“丹麻土族花儿会”是当地土族群众为祈求风调雨顺、期盼五谷丰登而举办的朝山、庙会性质的传统集会,带有浓郁的宗教文化色彩。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种花儿会到现在已演变成为以演唱土族花儿会为主,其他各民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成为展示土族民俗风情的一座平台。丹麻土族花儿会是互助土族自治县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众传统集会,集曲艺表演、花儿演唱、商品贸易为一体。规模宏大、影响深远。与会期间,成千上万的土族男女歌手,身穿节日盛装,从百里外赶到丹麻的河滩树林,放开喉咙,纵情歌唱,以花儿抒情说爱,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一时间这里便成为了“花儿”的海洋。

关于“丹麻土族花儿会”的由来,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丹麻地区连年干旱,当地群众为了求雨,杀猪献羊,组织祈祷仪式向老天爷求雨。祈祷中群众边说边唱心中的不幸于人间的疾苦。其中一对土族青年男女唱啊唱,一直唱了三天三夜,直到奄奄一息时,天空突降大雨,挽救了无数生灵。大雨过后,人们发现两位青年不见了,在雨雾中出现了两颗亭亭玉立的白杨树,这天是农历六月十三,为了纪念这两位青年和感谢上苍的恩赐,后来人们便在每年的这天举办花儿会。现在,这种古朴的风俗习惯已延续至今,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辐射和带动了东沟、东山、松多、五十等周边土族聚居乡镇的群众文化活动,同时还吸引了民和、大通的兄弟县以及甘肃、宁夏等地区的花儿歌手前来观摩和交流。

丹麻土族花儿会上所演唱的土族花儿是青海花儿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其主要形式是“情歌”对唱,曲调古朴悠长,乡土韵味浓郁,是土族群众抒情说爱的理想载体。收集到的《阿柔洛》,《兴加洛》等曲调,蕴含的土族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民族文化艺术特征。

丹麻土族花儿会作为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生活的一种形式载体,延续至今,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在逐步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地域特征。巩固延续丹麻花儿会,对丰富当地群众文化生活,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地区各民族的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打造民族特色文化品牌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观经会

观经会是佑宁寺历年举行的祈愿法会。佑宁寺系土族地区最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旧称“郭隆官巴”〈鹰谷寺〉。史称“湟北诸寺之母”。该寺于每年农历正月十四日、六月初八九举行两次规模宏大的观经会。群众习惯地称“郭隆·兰迦”〈即佑宁寺法会〉,它不仅是寺院的重要宗教盛会,而且又是民间文艺活动的盛会。在观经会上,有信教群众的一般宗教活动。但最吸引人的算是叫“欠木”的宗教神舞,如“法王舞”、“马首金刚舞”及“神猴变人的故事”等。此外,信教群众则有施食茶、布施、点灯、煨桑、背经卷转“斯过拉”等活动。

佑宁寺观经,民间被称为“跳欠木”、“跳神”等,寺院僧人称为“金刚舞”,藏语称“羌姆”,是一种在寺院中由戴面具的僧人表演以表达宗教奥义的神舞,它也是土族地区藏传佛教祈愿法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观经最初产生于西藏,其起源可追溯到八世纪中叶,西藏第一座佛教寺院桑耶寺落成之时,来自印度的佛教大师莲花生在开光法会上编创演出的乐舞。据考证,观经是莲花生大师在印度大乘佛教密宗“金钢舞”的基础上,“吸收了西藏本教的拟兽面具舞和鼓舞”创编而成。至于本教的面具舞和鼓舞,则是源于藏族古老年代的巫舞。观经这种祭祀舞蹈,被后来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所采用,称其为“羌姆”。随着历史的进展,藏传佛教逐渐在除西藏之外的所有藏区,以及内蒙等地多个民族中逐渐流传开来。而“羌姆”,也因地域与民族的不同,产生出多种称谓。如蒙古族称其为“查玛”,满族称其为“布扎”、土族又称作“欠木”等。

“观经”的基本内容有:迎请“道尔玛”、“南次仁”舞、“岗日哇”舞、“巴尔加”舞、“夏”舞、敬献“松夸”的仪式、“南次仁”组舞、搬运松夸的仪式、“唐乾巴”表演、焚烧“道尔玛”。

观经面具艺术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其色彩具有藏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运用抽象、象征、比喻等手法给色彩赋予了性格化特征。每一种面具颜色代表一类较固定的角色:白色象征纯洁、高尚、温和、长寿,故扎西雪巴面具用白色山羊皮制成,表示长寿无恙、智慧广博等,白色也表普通男性;黄色象征广博、神圣,代表上师、高僧;蓝色象征坚毅、勇敢、沉着,表大鹏、猎人、渔夫;红色象征热烈、权力、正义、奋进或智勇,表国王;浅红色不如红色纯正、故表国王身边的大臣;绿色象征生命活力、胜利、功业、成就、德性、表女性;黑色在藏戏中象征邪恶、罪孽、黑暗、反面人物,而黑色在宗教观经面具中则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观经面具艺术保持并发扬了原始祭祀面具和民间面具艺术造型简练的优势,充分运用了兽皮、牛羊皮、牛羊毛线等材质本身呈现出的原始、粗犷、质朴的自然天趣之美。抽象的造型、洗练的色彩,夸张的表情和即兴发挥的制作,都给人以浪漫的奇幻之感。观经面具艺术是藏族传统文化的群体艺术的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它用真实的写照记录了自己的成长,也记录了藏民族发展进程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它以特定的艺术表达语言,独特的民族民间地域风格和乡土艺术魅力,成为藏族人民乃至世界上其他地区和民族交口称道的艺术奇葩。

冈日纳顿

“冈日纳顿”是土族先民将藏传佛教黄教(格鲁派)的寺院祭神舞在民间流传的一种祭神舞蹈。“冈日”意为“面具”,“纳顿”意为舞或者玩的意思。该祭神舞最早是在藏传佛教黄教(格鲁派)的寺院中有僧侣完成的舞蹈,后流传至民间。跳舞时村民头戴面具,身着法袍,手持金刚杵,神剑等法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面具艺术,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世界性文化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始初阶段形成的一个特殊艺术领域。它不但是一种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跨越全部人类社会各阶段的历史文化传承,也是一种复合文化的奇特符号,具有神秘色彩的象征性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人类的精神世界曾产生过相当深的影响。现代人把面具艺术归类为美术范畴,他们更具有造型艺术的魅力,它的雕塑美、造型美、绘画美、图案美、装饰美,足以使人们获得无限的审美享受。千百年来,它不断的在变化、丰富和发展中,积淀和形成了具有浓厚的原始信仰、原始文化的古韵色彩,特别在后来历史各个阶段的宗教文化、艺术嬗变过程中,依然体现出不同时代对面具的创造与发展和对“美”的追求。

农历正月初八、十五日,在东山乡寺尔村寺庙内举行冈日纳顿。届时,在佛堂前煨桑、点灯、上香、叩头致祭后,由若干年轻人戴上凶煞恶神面具,穿古装神衣或翻穿皮袄,跳神舞酬祭。另外还有一种类似刚日纳顿的“老莫得纳顿”〈跳驱魔瘟疫神舞〉,于农历正月初三日,众人集会在寺庙里,煨桑磕头,跪候神谕,祈祥免灾,求得神佛预言后,由若干人戴众凶煞恶神面罩,反穿皮袄,腰系梢铃带,手持五尺棍,在神器的前导下,运门挨户跳神舞,驱魔鬼,赶瘟疫。

朝山会

朝山会是互助县威远镇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众传统庙会,集旗、伞、鸾驾、音乐为一体,一般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行,一年一次,规模宏大,影响力深远。

互助县威远镇朝山庙会创立于明景泰六年乙亥年建威远无量庙(1455年),同年六月初六威远精制銮驾,对对精美、色彩眩目,孔雀伞扇,旌牌璎珞,幢旛宝盖,铙钹云锣,执事大乐,非常气派。在无量庙成立朝山会,每年六月初六,谒庙谒泉,焚香颂经。到了清代,互助县木匠王文汉在皇宫做工时偶遇风寒,大病一场,后因无量佛点化大病痊愈。王文汉为报答无量佛点化之恩,在原有半副銮驾的基础上为无量佛又打造半副銮驾供奉给威远无量佛。所以,威远朝山会以全副銮驾丰彩壮观,名闻遐迩,称青海十八会之尊,民俗之首。

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举办朝山庙会,初六庙会为最盛。初二至初四朝山会高擎道具出庙到下滩、石板泉、凉州营朝山。初五准备,初六到湟北八景五峰寺或大通县老爷山朝山,奏唱佛号、鼓乐喧天、气势雄伟,纪念永乐太子酷爱百姓之德,祈祷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之福。

六月六朝山会是以民间信仰为主要内容的民间群众性活动和民间文化活动。香客们祭祀佛、道、儒和民间吉祥神,祈福禳灾,求子嗣、祛病疼、求吉祥平安。朝山会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规范周全,以“车栊白备,茶水不扰,虔诚上山,戴福还家"为原则,行善助善是庙会活动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