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彩虹故乡-- 民俗文化-- 正文
互助又新增省级“非遗”项目13项
发布时间:2024-03-05 16:56:41        文章来源:        浏览:

近日,互助县文化馆收集、整理的13项“非遗”项目成功列入青海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截止目前我县已成功申报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拥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4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22名。

互助卤猪肉宴

卤煮宴.jpg

卤肉是互助地区汉族、土族、藏族非常普及的重要肉食品类之一,具有很高的认可度和代表性。食料取自互助本地区酒厂酒糟、麦麸、洋芋等喂养的地方传统繁育品种土猪,这种食材优质,所以肉质鲜美。

卤猪肉宴是互助地区广大群众非常熟悉的食物,逢年过节汉、土、藏族每家每户必不可少的食物,深受汉、土、藏民族的欢迎,制作工艺独特,花样繁多,可做20多道不同的肉品。具有广泛性、群众性;卤肉地域广泛,互助地区是八眉猪“第一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场”,互助卤肉具有特殊性;卤肉宴的制作工艺每家由有所不同,许多卤肉师傅都有其自家秘方,所以制作工艺又有多样性。

互助地区汉、土、藏族每逢婚嫁等大的活动,宴席必须要有一道“卤肘子”菜,肘子一般是猪肉里最好的一部分,卤肘子也表示主人家对来宾好的待遇,互助还有这么一句“无酒不成宴,无肘不为席”的说法,可见卤肉在互助地区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为其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互助卤肉宴色香味美,具有改善缺铁性贫血,催乳等功效极具营养和药用价值;互助卤猪肉宴又是互助人民过春节等节庆日必备食物,具有民俗文化研究价值;互助卤猪肉色香味美,男女老少皆宜,现在作为民俗旅游的特色食品,很受老百姓的青睐,具有经济价值。

土族打夯歌

打夯歌.jpg

打夯歌即打夯号子,是一种劳动歌曲,是整个人类文化中最早产生、历史最久的艺术品种之一,打夯歌较完整地记述了劳动的过程,互助地区的打夯歌有各个民族自己的特色,各民族间多种打夯歌曲调均可互相通用。土族地区打夯歌与民族地域和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有着紧密联系,是劳动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过去,土族的住房均为土木结构,房屋外围是庄廓,打夯歌便是在这种劳动过程中自然产生,作为协调劳动节奏的号子一直延续了下来。打夯号子的领唱者即劳作时的指挥长,领唱的曲调大多高亢舒展,具有粗犷豪迈和呼号召唤的高原风格,气氛活跃、声调高亢嘹亮,多以汉语演唱。互助打夯歌歌词没有固定内容,多以衬词衬句来完成旋律,从诗、歌、舞三位一体的原始艺术形态来分析,大多打夯歌以歌唱劳动、祈福安康为主要内容,也有叙唱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民间习俗及生活内容的。演唱中要求步调一致,调动情绪,而后慢慢转入正词,正词也有很多不同内容。由领唱者领唱,一唱众和,见景生情,有感而发,直接反映劳动者的情绪和状态。

互助县境内的威远镇、五十镇、丹麻镇、东沟乡、红崖子沟乡、哈拉直沟乡、五峰镇、东和乡、台子乡、塘川镇、加定镇、巴扎乡、松多乡等地都是打夯歌传唱较多的地区。土、汉、回等民族在筑土墙时唱具有各自民族特点的打夯歌,其浓郁的民族气息、鲜明的艺术个性、独特的表达方式不仅令人称奇,更使人在震撼之余领悟到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在世代传唱的过程中使民歌肩负起传授劳动经验的功能。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农村传统的土墙普遍用混泥砖墙所替代,打夯歌逐渐失去了其存在的条件和表现的空间。目前,打夯歌仍在传唱,但是没有了劳动场所和具体得表演舞台。打夯歌的实用功能已经逐渐消失,它只能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而长期存在。

互助制香技艺

互助县制香历史久远,现有威远镇前跃村(原东和乡李尔家堡村)和互助县松多乡十八洞村流传着传统的制香工艺。清朝乾隆年间以后,驰名青海的藏香制作基地主要分布在互助县原李尔家堡村的前窑自然村(今威远镇前跃村)。这里生产的七种香及甘松、山艾、药香、藏香等原材料都为本地产。香味自然芬芳,持久留香,声名渐起。受四世章嘉益希丹欠坚赞活佛的委托,开始为活佛京师供佛提供藏香,极盛时,全村有70多户人家制作藏香,盛极一时。制作的种类主要有黑香、薰香、黄藏香、盘香四种。互助松多乡十八洞村制香工艺最初由佑宁寺僧人之间传承,产品单一,主要供内部使用,原料主要来自互助松多和北山地区。

互助传统手工香制品用料考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制作手法独特,用途广泛,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研究和历史价值。

由于传统手工制的香,用料多,用时长,比机械香制品人工成本高,加之季节性生产,产量小,且时断时续,因此市场占有份额较小,从事传统手工制香、贩香的人越来越少,传承困难。

河湟饮食“狗浇尿”制作技艺

“狗浇尿”是河湟地区较为常见的一种面食制作技艺,用清油(菜籽油)煎的薄饼,因制作中油壶浇饼的动作形似狗撒尿而被老百姓称为“狗浇尿”。用料和制作工序相对简单但非常讲究,关于“狗浇尿”这个名字有一种说法是,五十年代以前,青海当地居民的厨房里垒造的灶台比现在要高的多(原因不详),厨房灶台上多使用陶制小茶壶盛放清油,因为这样的油壶倒出来的油细细的一股,使用起来既方便又节省。烙饼时,用小油壶沿锅边浇油时由于灶台高,身高矮的妇女往往会不由自主的翘起一条腿,这个动作恰如小狗在墙根撒尿的姿势,这一点“桥头客”描写的非常有根有据。于是乎,这样制作出来的油饼便被民间称为“狗浇尿”油饼,生动而形象,与天津的“狗不理”包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再一说,因过去油料少,狗浇尿制作过程中,清油充分融入面饼,没有油料浪费,渗透油的饼子香软可口,不同于油炸食品。“狗浇尿”在民间制作样式有多种,有的和面时用滚烫的开水,有的在面中掺入焜洋芋,有的加入香豆粉、还有的出锅时撒白糖,各种做法都有,出锅时往往会在烙好的油饼上盖上毛巾保温,因此,等油饼全部烙好,油饼也就被热气逐渐腾软,变的柔软起来,这样的“狗浇尿”特别适合牙口不好的老年人食用。

对于“狗浇尿”历史没有详细文字记载,而对其制作技艺却大范围普及,家家户户都在食用,从“狗浇尿”油饼在河湟地区的普及度可见,“狗浇尿”在河湟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非常受该区域老百姓的欢迎。

佑宁寺观经舞

佑宁寺观经舞是寺院宗教活动之一,俗称为“跳欠”、“跳神”等,寺院僧人称为“金刚舞”,在寺院内由戴面具的僧人表演以表达宗教奥义的神舞,它也是土族地区藏传佛教祈愿法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佑宁寺观经舞是一种面具舞,有音乐伴奏,表演人数根据内容而定,少则数人,多则数十人,皆戴不同的面具和舞衣。佑宁寺观经舞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中,它用真实的写照记录了发展进程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它以特定的艺术表达语言,运用抽象、象征、比喻等手法给色彩赋予了性格化特征,在长期的传承中形成了本土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展现了独特的民族民间地域文化和乡土艺术魅力。佑宁寺观经舞是寺院宫廷舞蹈,为汉、藏、土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观经舞被看作高层次的宗教舞蹈,具有较高宗教文化价值。佑宁寺观经舞以原始、质朴的自然情趣之美,抽象的造型、鲜明的色彩、夸张的表情和即兴发挥,给人以奇幻之感。佑宁寺观经舞表达了一定的主题意念和情节内容,保留了原生态的舞蹈形式,使我们能够较好了解认识珍贵的传统文化形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佑宁寺观经舞这种古老的宗教仪式已经不能引起现代人足够的重视,即将失传,因此特别设立该项目的研究机构,当地政府大力发掘、搜集、整理佑宁寺观经舞的相关资料,使这种带有浓郁地方特色又承载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宗教仪式保留下来,但是由于经费、设备、人才匮乏等原因,濒危状况十分严重。

太平哥

《太平哥》是一首民间叙事长诗,目前收集到的有四个版本,讲述了明末时期,北京城贼寇造反,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皇帝带领百姓煨桑,祈求上天垂怜,惊动了玉帝,玉帝为平息叛乱,派南海观世音菩萨下凡解救众生,观世音转世到土族老阿妈家,太平哥少年出征保家卫国,解救百姓,天下太平。太平哥惦记家中的老母亲,断然回绝皇帝的封赐奖赏,与皇上赐婚的达摩公主回到家乡,孝敬连吉阿妈,为老阿妈养老送终后,回到南海普陀山继续修行,赐福百姓。

土族背经转山会

土族背经转山会是整个土族农事信仰活动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由分工明确的民间领导者组织集体活动,是一项维护村落安宁,护青、祈求丰收的民间农事活动,土族背经转山会分请神、列队、转山、接佛四部分,在农历五、六月份举行,届时本村的男人们聚集在本村村庙中,组成百人的单列队伍,在本村保护神的引导下,举着绘有神像的旗帜、伞盖及各色彩旗,背着经卷,吹起海螺,高颂佛号,敲锣打鼓按顺时针方向围绕本村地界绕走一圈。土族背经转山会是祈求神灵保佑农业生产风调雨顺,免遭冰雹侵袭的祈福仪式。保留了土族人在游牧时期定期查看部落地界的传统生活方式。深度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生活等方面村规民约的民间管理制度。土族背经转山会对于保护庄稼、保护环境和村庄和睦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承袭了土族传统民间文化活动,保留了土族聚居区内农田祭祀与传统管理模式的仪式和形式。强化村落内部人与人、人与村落、村落与村落之间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随着经济的发展,背经转山会也受到一定的冲击,各村中青年人大都外出打工,参加转山活动的基本上是老年人和少年儿童,背经转山会从规模和人数上有了一定的制约性,存续状况处于濒危,因此背经转山会有待于进一步保护与传承。

互助秦腔

互助秦腔已有至少一百六十多年的历史,清末民初直到解放前后在我省湟水流域一带颇负盛名。群众称他们为“破寨子皮鞋班”。“皮鞋班”是因为剧团置不起官靴彩鞋等行头家什,演员串庄户人家用牛皮自制的“挖泥皮鞋”粉墨登台。这具有嘲讽意味的称呼确风趣的道出了互助秦腔的特色,由魏氏、仇氏、王氏、蔡氏等几个家族传承,在当时文化生活及其匮乏的情况下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河湟民间彩绘

河湟民间彩绘传统艺术品,汇聚藏族、土族、汉族等民族文化元素,即实用性、观赏性、寓教性为一体,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河湟民间彩绘具有人物形象生动、色彩丰富、立体感强、保存时间长等特点。经常出现在佛教殿堂、民居及家具方面,构图都有一定规定和讲究。在庙宇建筑中主要以:佛像、人物壁画、屋顶装饰为主。在民间主要以家具彩绘为主。

河湟民间彩绘与土、藏、汉等各民族绘画技艺相融合,不同于中原和南方的彩绘。其内容丰富,有各种复杂的纹样及佛教元素,每种图案都有代表的寓意。河湟民间彩绘广泛运用于人们的居室家具中,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图案大都以传统的土族富贵不断头、汉族吉祥八宝图、藏族藏式八宝等融合,图案精美、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使用范围广,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鲜明,极具美学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

土族泥塑

土族泥塑艺术是融宗教、民俗、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其内容丰富、造型生动逼真、色彩鲜明、手法灵活,在色彩搭配、捏制技艺上保留了互助地区朴实艳丽的特性,土族泥塑以寺院佛像塑造为主,同时辐射土族民间神像塑造和民俗方面的塑造,土族宗教泥塑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以佑宁寺为主的宗教佛像依托佑宁寺附近群峰巍峨、植被丰富、土地肥沃、天高云淡、空气洁净,是选用泥塑用料的胜地,泥塑的基本用料--泥土,需精心准备,以佑宁寺土族僧人制作的佛像为例,泥土取自距佑宁寺2公里以外的一座山脚,有资料记载此山曾是嘉色活佛加持过的神山,土质粘性较好,非常细腻。目前,佑宁寺现有的僧人中以土族僧人苏仁增的泥塑作品最具代表性,其作品以寺院佛像为题材,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功底与艺术风格,反映了藏传佛教传统审美,是土族泥塑艺术的结晶。土族泥塑保留了土族在色彩搭配上以及在信仰习惯上的风俗,使用传统工艺手法,逐渐形成了反映土族人民宗教生活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充分展示了土族地区寺院传统艺术的丰富内容和多样的形式。每一件艺术作品融汇了土族僧人丰富的感情色彩,本着敬畏、崇拜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塑造,力求处处精工细刻,使得作品庄重典雅、雍容华贵。

土族马鞍制作技艺

西北地区是游牧民族集聚地,游牧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饲马文化。马鞍是马饰的重要组成部分。隋朝时期土族先民吐谷浑王国曾培育了良驹“青海骢”,曾上供朝廷。相传吐谷浑的名驹“青海骢”是用波斯草马放置海心山而得的龙种,日行千里两头见日,在当时极为有名。波斯马主要是南丝绸之路繁荣时,吐谷浑人与波斯人商品交流而来,所谓放置海心山所得龙种,也只是传说。但大多学者认为“青海骢”是波斯马与当地马种杂交而来更具说服力,土族先民的马文化也促进了土族马鞍制作技艺的繁盛。

马鞍究竟何时出现?从我国的考古资料来看,殷周时期的马主要用于驾车,所以没有鞍。战国时期出现的供骑乘的鞍垫,现在在秦始皇陵二号兵马俑坑的陶战马身上可以清楚地见到,或可称为“低鞍”,文献中最早的马鞍见于《太平御览》卷三五八引《六韬》“车骑之将,军马不具、鞍勒不备者,诛”和《史记留侯世家》“下马踞鞍而问”,王室贵族已经“盛饰鞍马,竞加雕镂”。可见“鞍垫”始于战国,成熟的“马鞍”始于西汉。马鞍做为马匹上的配饰,由此逐步盛行开来。

相传明朝时期,在互助地区就有制作马鞍子制作艺人。在民国年间,互助北山加定乡有个藏族私人制作马鞍子作坊较为出名。这个叫“抓西”的私人鞍子铺,作坊不大,但生意挺红火,“抓西”把手艺传给了侄子秦尔见(音译),因为供不应求缺少制作鞍子的人手,所以民间艺人甘金明向师傅秦尔见学艺,并将这一技艺传承至今。

土族织褐子技艺

褐子是北方少数民族过去常用的手工粗布,土族作为北方少数民族之一,一直将该技艺延续至今,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序及技法。土族制作褐子的线分粗、细两种。制作衣服的褐子用线比较精细,使用上等羊羔绒毛,制出的褐子又薄又轻,舒适保暖,褐子图案主要以“八罗花”(菱形)和“人”字图案为主,制作衣物等选材主要以当年羊羔毛为主,无论是织法、材料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土族褐子制品是本地群众自产自用时代的日常生活用品,由于地域气候特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具有地域特征和土族鲜明的民族特征。土族褐子具有良好的避风、隔潮、保温的作用,一直流传至今。保护及传承织褐子对于研究土族的畜牧业经济发展史、服装服饰发展史和生产生活习俗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技术的进步,手工制作的生产生活用品,逐渐被淘汰,褐子制品虽然结实耐用,但由于工艺繁琐,逐步淡出生活,褐子市场萎缩,机织用品的出现使民间的手工技艺也面临消亡的严重趋势。

威远朝山庙会

朝山会是互助县威远镇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众传统庙会,集旗、伞、鸾驾、音乐为一体,一般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行,一年一次,规模宏大,影响力深远。

互助县威远镇朝山庙会创立于明景泰六年乙亥年建威远无量庙(1455年),同年六月初六威远精制銮驾,对对精美、色彩眩目,孔雀伞扇,旌牌璎珞,幢旛宝盖,铙钹云锣,执事大乐,非常气派。在无量庙成立朝山会,每年六月初六,谒庙谒泉,焚香颂经。到了清代,互助县木匠王文汉在皇宫做工时偶遇风寒,大病一场,后因无量佛点化大病痊愈。王文汉为报答无量佛点化之恩,在原有半副銮驾的基础上为无量佛又打造半副銮驾供奉给威远无量佛。所以,威远朝山会以全副銮驾丰彩壮观,名闻遐迩,称青海十八会之尊,民俗之首。

每年农历六月初一至初六举办朝山庙会,初六庙会为最盛。初二至初四朝山会高擎道具出庙到下滩、石板泉、凉州营朝山。初五准备,初六到湟北八景五峰寺或大通县老爷山朝山,奏唱佛号、鼓乐喧天、气势雄伟,纪念永乐太子酷爱百姓之德,祈祷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之福。

六月六朝山会是以民间信仰为主要内容的民间群众性活动和民间文化活动。

(来源:互助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