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彩虹故乡-- 文化活动-- 正文
多元混融的土族音乐
发布时间:2015-07-16 00:00:00        文章来源:        浏览:

在我国青海东部湟水两岸和甘肃境内的部分地区,居住着一个自称“蒙古勒”或“蒙古尔孔”的民族———土族。在众多与族源相关的史籍文献和民间传说中,土族源于蒙古族的说法占有相当比重,似是当地吐尔浑人与外来的蒙古人、突厥人等族群长期融合形成的民族群体。土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基本词汇和蒙古语相同,同时也保留有突厥语的许多痕迹,与今东乡语、保安语非常相近,多数人也通用汉语和藏语。土族早期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现多以农牧业为主,尤其精于养羊;历史上曾有多神信仰,元、明后普遍信仰藏传佛教。由于上述诸多原因,土族传统音乐文化中所呈现的多元性和地域性要大于其民族性。

土族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两类,其中宗教音乐在乐器、曲调和仪式功能等方面,皆与藏族和蒙古族的佛教音乐密切相关。土族的民间音乐属东亚乐系,多用3拍子,音乐多是五声音阶和六声音阶,且以五声羽调式和徵调式最为普遍。民歌旋律强调do,re,mi三音组,以四-五度为骨架,以及呈抛物线的旋律线条等特点,可视为蒙古语族诸民族民歌的共性特征。

“道拉”即民歌,是土族民间音乐的主体部分,其内容广泛、体裁多样,曲调丰富,有情歌(“哈达过道”)、叙事歌、宴席曲、婚礼歌等多种,民间则常把它们分为“野曲”和“家曲”两类。前者主要是演唱爱情类的“少年”(也称“花儿”)等、不能在长辈面前演唱,后者则包括“野曲”之外的所有民歌。土族的“少年”多用汉语演唱,词体格式与演唱花儿的其他民族相同,曲调多用五声徵调式,旋律突出do,re,mi三音小组且特别强调do音,进行中常出现下行六度的跳进,每乐句用下滑音结束。土族“少年”的特有曲令有《好花儿令》《土族令》《杨柳姐》等。

宴席曲是传统“家曲”的主要组成部分,多在宴席上演唱。一般青海互助县一带的宴席曲多用土语,民和县官亭地区多用汉语,也有许多曲调使用藏语演唱,反映出藏族文化的影响。根据演唱内容和风格,宴席曲包括赞歌和问答歌两类。赞歌一般作为问答歌的引子,多包括两个乐句,曲调优美婉转、平稳自如,节奏节拍较自由,旋律起伏较大,进行中常出现下滑6度、8度的音程。大部分使用古藏语演唱的赞歌,其曲调中多少具有藏族音乐的特点,如《拉也列纳》这首典型的赞歌曲调,即和藏族民歌音调相近。问答歌的内容所涉甚广,从宗教信仰、天文地理、生产知识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细节无所不包,其曲调质朴明朗,结构紧凑,曲尾收束干脆利落、鲜有拖腔。宴席曲的著名曲调有《唐德格玛》等。土族的婚礼仪式非常有特色,一般分提亲、定亲、送礼、婚礼仪式、谢宴等程序,婚礼仪式隆重热烈,且自始至终都有歌舞相伴。这决定着土族婚礼歌内容和曲调的丰富性,以及较强的仪式性特点。比如婚礼开始时唱《纳信妥诺》、新娘出嫁时唱《依姐》、谢媒时唱《酉买其瓦日哇》,等。长篇叙事歌多在逢节过节时由老人演唱,音乐风格较为古老,曲调有较强的吟诵特点,代表性曲目有《祁家延西》、《拉仁布与且门索》等,部分地区也传唱藏族叙事长诗《格萨尔》。

除藏传佛教宗教仪式中使用的乐器和器乐外,土族少有本民族乐器。“安昭舞”是土族最具特色、流传最广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安召”意为“弯曲”或“转圈”,因歌词衬句中常有“安昭索罗罗”等而得名。每逢节日喜庆或婚礼宴席,人们手拉手围成圆圈,由一或两人领唱领舞,众人随后旋转歌舞,所唱内容有庆祝丰收、送旧迎新、祈祝人畜兴旺等。一般“安召”的歌词三句成段,三段为一组;音乐多为3拍子,节奏清晰分明,曲调流畅,旋律常从主音下方四度为起点级进上行到最高音。安召领唱的乐句比较简短,合唱部分乐句较长且带有延长音的衬句。可以说,多元混融的土族传统音乐,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土、藏、汉等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画面。

责任编辑:zj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