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彩虹故乡-- 地方经济-- 正文
互助县“四轮驱动”赋能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发布时间:2023-07-26 11:10:23        文章来源:        浏览:

今年以来,互助县紧盯“两个高于”的目标,坚持把促进农牧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实施“产业造血、就业活血、政策输血、资产补血”四大工程,精准发力拓宽新渠道、挖掘新潜力、培育新动能,持续完善农牧民收入增长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经营性、工资性、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全县农牧民持续增收步伐更加稳健。

——以产业“造血”为先,持续增加经营性收入。农牧业提质增效促增收,紧紧围绕打造“七彩农业”名片、创建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因地制宜调结构、建基地,深入实施“四万双百”优势农作物示范基地打造工程,播种各类农作物96.3万亩,优势作物占比达89%以上,投入各类支农资金1.83亿元实施农牧业产业项目20项,持续推动农牧业增产、农牧民增收。上半年,输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6万吨,实现销售额4亿元。乡村旅游市场火热促增收,依托土族故土园、北山景区、油嘴湾、卓扎滩等景区,积极开发自驾游、民俗游、田园游等精品线路,做优“七彩家宴”“河湟洋芋宴”“互助馍馍”等特色饮食产业,全力打造东沟卡朗、南门峡磨尔沟、秘境松多等消费集聚区和网红打卡地,带动吸纳更多农牧民群众在家门口从事餐饮民宿服务、文创商品制作、农畜产品销售等产业增加收入。上半年全县乡村旅游收入突破2亿元,带动3000余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冷凉蔬菜产业蓬勃发展促增收,紧盯供港蔬菜、菜薹等蔬菜集中收获期用工需求量大的实际情况,及时收集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用工需求,由各乡镇街道和县就业部门每天向有务工需求的农户推送,实现用工和务工需求精准对接,有效解决了用工单位“找不到人”与务工人员“找不到活”的矛盾。近期,全县每天蔬菜采收用工量达1200余人、人均工资100元左右,今年以来蔬菜采收产业带动群众就业19万人次,带动增收1800万元。

——以就业“活血”为主,持续增加工资性收入。强化劳务品牌培育,深入实施乡村特色工匠培育工程,依托互助家政实训基地等平台,加快培育壮大“互助家政”、盘绣等特色劳务品牌,互助家政北京办事处、无锡办事处成功挂牌,带动更多脱贫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从事家政等稳定就业工种。上半年,全县家政从业人员达1.2万人,实现收入2.1亿元;盘绣产品销售额达1540万元,带动绣娘5530人。强化以工代赈帮扶,积极向上争取以工代赈项目,严格落实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政策措施,优先吸纳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就近务工,为农牧民就地就业增收创造条件,争取以工代赈项目12项总投资5160万元,发放劳务报酬713人次312万元。强化公益性岗位兜底保障,持续推动公益性岗位动态管理,积极利用村级光伏等集体经济收益,因地制宜开发村内公益性岗位,优先考虑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上岗就业、增加收入。上半年,全县2657名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发放工资1380万元。强化劳动力组织输出,扎实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主题活动,多渠道收集、点对点推介用工信息,召开招聘会5场次,促成就业710人。根据劳务市场需求,精准实施短期技能、新型职业农民、实用农业技术等培训项目,积极探索“订单式”“委托式”培训模式,全县劳务人员综合素质和规模化输出程度不断提升。截至6月底,完成城乡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4110人,转移劳动力7.54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8亿元。

——以政策“输血”为基,持续增加转移性收入。精准发放各类涉农补贴,按照“早发放、早受益”的思路,及时向农牧民发放草原生态奖补资金、种粮补贴、农机补贴、农业保险等各项涉农补贴资金9000余万元。精准帮扶困难群体,紧密结合防返贫监测大走访大排查行动,全覆盖、无死角摸排19个乡镇街道294个村所有农户,及时落实特殊困难群体低保、临时救助等救助政策,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2亿元,惠及群众3.5万人,做到了应保尽保、应救尽救。精准落实惠民补贴,持续加大一次性交通补助、雨露计划申报条件和补助标准等政策宣传力度,精简申报程序,始终坚持符合条件的补助对象“应知尽知”“应补尽补”。截至目前,登记一次性交通补助、雨露计划685人,计划发放补助资金993.4万元。

——以资产“补血”为辅,持续增加财产性收入。实施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全面推行村集体经济“梯队管理法”,探索开展以“组织联学促提高、产业联兴促发展、民生联带促改善、制度联建促规范”为主的“强村带弱村”帮带活动,争取中央财政资金2170万元,重点支持31个村发展村集体经济,推动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全面提速。截至目前,村集体经济年收益10万元以上村达126个,占比达46%。实施土地产权改革工程,鼓励和支持农民将土地以出租、入股、合作、抵押、转让、托管等形式流转给大户、合作社、企业或托管机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通过收取租金或获取分红增加土地收益。截至目前,全县流转土地21.95万亩,发放流转资金5000万元。实施闲置资产盘活工程,支持农户充分利用闲置宅基地或农房,参与乡村休闲旅游项目,通过开发经营农家乐、民宿等项目持续增收。截至目前,全县有农家乐、民宿350家,上半年收入达3240万元,带动群众1000余人次,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


编校:孙林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