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政务要闻-- 互助新闻-- 正文
互助县多措并举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发布时间:2020-11-03 09:04:41        文章来源:        浏览:

近年来,互助县按照“公办为主、民办补充、统筹协调”的发展思路,不断强化幼儿园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学前教育事业向优质普惠发展迈进。全县现有幼儿园69所,其中公办园57所、普惠性民办园12所。在园幼儿11752人,学前教职员工1418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90.4%,学前一年入园率达104%。

——突出“党建提质”,办学方向越加明晰。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管党建与管业务相结合的原则,2016年,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学前教育办公室和学前教育研究中心,统一领导和指导全县幼儿园党建和教育教研工作。二是强化基层建设。县城7所公办幼儿园联合成立了互助县幼儿园党支部,各乡镇幼儿园与乡镇中心学校联合成立了党支部,12所民办幼儿园均指派了党建工作指导员,从严从实从细筑牢幼儿园党建根基。三是注重思想启蒙。结合幼儿年龄和认知特点,以讲中国故事、唱中国歌曲、识中国标志为重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幼儿日常活动的全过程。

——致力“民生提档”,办园条件明显改善。一是加大资金投入。依托国家教育建设项目,切实把普惠性幼儿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累计完成投资15942万元,新(扩)建标准化幼儿园55所,惠及学前适龄幼儿1万多名。二是优化办园结构。始终坚持把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作为重点任务,大力发展公办园,扩大公办园在园幼儿比重,目前,全县公办园已从2012年的5个发展为现在的57个,公办园占比达83%。三是健全资助体系。严格落实学前资助政策,切实解决了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截止2020年3月,全县累计发放1809.42万元学前资助金,共有30157名幼儿享受学前补助。

——深化“改革提效”,师资水平显著提升。一是健全教师培训制度。按照《互助县幼儿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定期培训和全员轮训制度。近年来累计培训幼儿教师7200人次,培训率达100%。二是完善学前教研体系。依托省市级示范园,在全县7个学前教研片区内开展“公办园”带“民办园”、“示范园”带“一般园”、“城镇园”带“乡村园”结对帮扶活动,加强对薄弱园的专业引领和实践指导。三是持续稳定教师队伍。坚持以待遇留住人,不断扩大政府购买服务岗位增量。2015年以来,累计购买保教岗位3074个,岗位资金直接转入教师工资账户。坚持荣誉激励,综合运用荣誉奖励、事迹报道、媒体宣传等手段,加大对优秀园长、优秀教师的表彰力度。

——加快“内涵提标”,育人环境更加优化。一是注重保教结合。充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以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适宜的锻炼,不断培育幼儿良好的卫生、生活、行为习惯和自我保护能力。每年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去小学化”游戏创编及自制教玩具展评活动,得到省市县领导和海东各兄弟县区的高度赞誉和一致好评。二是注重质量评估。根据《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和《青海省幼儿园等级评定办法》,每年对全县公(民)办幼儿园进行年度检查评估,加强保育教育资源监管,积极推进市级、省级示范幼儿园创建工作。目前,我县有省级示范幼儿园3所,市级示范幼儿园3所,市级一类幼儿园4所。三是注重园本开发。坚持以学前教育研究中心为引领,积极申报国家级课题,主动承担省级课题。利用本土文化相继开发了土族文化、青海社火、轮子秋表演、刺绣、木工、陶艺、画舫、科学实验、百味小厨房等园本课程,鼓励支持幼儿通过亲近自然、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学习探索。

编校:袁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