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普法工作实施以来,互助县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认真落实”七五”普法任务,不断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创新普法宣传教育载体方式,全力推动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全面启动”七五”普法工作。县委县政府把“七五”普法工作作为贯彻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来抓,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32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并配备了主任和专职副主任,各级各部门也相应成立了普法依法治理领导机构,推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责任制,层层明确责任、落实工作任务。2019年,成立了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全面加强党对普法依法治理的领导。先后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计划(2016-2020)》,制定了《关于完善互助县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实施意见》等五项制度和《“七五”普法工作考核标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等重要文件,县人大常委会做出了《关于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从制度层面对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推动“七五”普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形成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政协监督,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同时,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党政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进行细化量化,切实做到与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
——全面强化法治政府建设。制定了互助县国家机关和重点单位普法责任清单,按照“谁主管谁普法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行政执法督查和公示制、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强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培训,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和执法程序,目前颁发执法证208本。全面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在招商引资、征地拆迁、合同签订等方面提供法律意见,主动介入重大矛盾纠纷调解和信访案件处理过程,目前在全县302个村(社区)法治宣传书屋、法律服务窗口、法律顾问和法律联络员实现全覆盖。畅通行政复议渠道,加大对《行政复议法》的宣传力度。五年来,受理行政复议案件33件次,办结率达100%;全面落实基层人民调解工作责任制,集中排查因征地拆迁、婚姻家庭、债权债务等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 3696件,调解率达100%,成功率达98%以上。全面加强基层依法治理工作,积极开展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先后创建县级民主法治示范社区4个,民主法治示范村294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5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个,台子乡多士代村、威远镇西街社区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
——全面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结合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精准扶贫等工作,组织开展“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宣传环境保护、精准扶贫、征地拆迁、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五年来,共发放宣传挂图4.5万余份,宣传资料12.8万册,法律咨询1600余人次。针对热难点问题和矛盾纠纷,充分利用宣讲中央一号文件和四下乡活动,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涉及社会稳定、民生等领域的法律法规。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全国百家网络学习党章党规知识竞赛和网上学习竞答活动,组织全县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举办党内法规专题法治讲座,邀请市检察院法治宣讲团开展以案释法警示教育。围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大意义、“六清行动”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治宣传,累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5万余份,悬挂横幅400余条。特别是今年疫情发生后,将疫情防控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开展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为有效防控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面实施“法律八进”活动。按照“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全面开展“法律八进”活动,认真实施了“三头两点”工程。狠抓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龙头”,建立了五项制度,颁发一证书,做好一个成果运用,先后举办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和预防职务犯罪等法治讲座30余期,组织全县公职人员参加全省网上考试4次。狠抓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源头”,建立了课时、教材、师资、经费“四落实”制度,从政法部门选聘工作人员为全县各中小学配备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治教育600余场次。狠抓农牧民、城镇居民普法“重头”,对两委班子成员等开展法治培训,积极开展送法下乡活动。五年来,组织法治文艺宣传队巡回演出120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400余场次,组织大型集中宣传活动50余场次,发放资料13万余册。加强宗教教职人员普法“重点”,认真落实《法律进宗教活动场所实施意见》,指导民管会健全完善学法制度,采取“双语”形式,集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五年来,在全县29所寺院共举办法治讲座62场次,受教育人数达2597人次,召开座谈会85次,发放《法律进宗教活动场所资料选编》242册,《宗教管理条例》等法律单行本400余册。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普法“难点”,开展以学习贯彻安全生产、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五年来,共印发资料5000余份,举办培训班30期,参训职工3000余人次。
——全面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始终把法治文化建设纳入“法治互助”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体系中来谋划,培育群众法治精神,树立法治信仰,形成法治习惯。坚持把法治元素纳入城乡建设规划设计,加强基层法治文化公共设施建设,积极争取法治宣传经费,重点加强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法治长廊等普法阵地建设,精心打造了东沟、塘川、威远镇部分村社九个法治文化长廊,运用法治漫画、以案释法、法律小故事、法律名言警句等形式,形象展示与农牧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组建了法治宣传队,先后在19个乡镇巡回演出118场次。充分运用新媒体,建立了法治宣传教育网络集群,利用县级融媒体和微信、微博、快手、抖音等开展普法活动。
(编校:李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