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政务要闻-- 互助新闻-- 正文
互助县扎实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9-30 08:52:11        文章来源:        浏览:

近年来,互助县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作为深化综合医改的核心抓手,聚焦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痛点问题,通过强化统筹协调、细化工作举措,从党的建设、医疗服务、运营管理、医共体建设等关键环节系统施策,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落地见效,切实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  

——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发展根基。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公立医院发展全过程,以党建引领医院治理效能提升。一方面,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严格执行决策机制、议事会议及民主管理制度,确保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政策落地生根。另一方面,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明确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与班子成员“一岗双责”,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常态化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警示教育及反腐倡廉宣传,同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推动医院服务态度与服务水平双提升。

——夯实“四大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围绕医院功能定位,精准补齐短板弱项,夯实医疗服务基础。在学科建设上,紧盯专科发展目标,成功建成省市级重点专科23个、省县专科联盟6个,专科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在急救体系建设上,依托公立医院优势,深化多学科协作,持续完善“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功能,县域内急危重症快速救治能力大幅提升。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借助东西协作平台,聘任5名无锡医疗帮扶专家担任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及科室主任,同时,分批次选派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培训,并依托“昆仑英才·高原基层名医”及院内名医资源,创新推行“1+2”师带徒模式,有效构建了衔接有序的人才培养梯队。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结合发展需求推进项目建设,县医院感染性疾病楼续建项目已投入使用,中医、康复等科室建设完成,为中西医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三个提升”,优化就医体验。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在药学服务上,推行总药师制度试点,总药师坐诊药学门诊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与咨询,同时每月开展科室用药点评监管,患者用药满意度明显提高。在信息化服务上,加快智慧医院建设,推广“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完善影像、CT云胶片等功能,优化就诊流程,电子病历已达到四级水平。在医疗护理服务上,严格落实《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健全质控体系、执行查房制度,优质护理病房覆盖率达100%。同时,着力推动医疗服务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构建了覆盖全流程的一体化健康服务模式。

——深化“四项改革”,激发内生动力。聚焦人、财、物、技核心资源,构建科学精细的运营管理体系。在预算管理上,每季度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强化成本核算、优化收支结构,2024年人员费用占比59.11%、管理费用率8.64%、医疗服务收入占比40.80%,均达成预期目标。在医保付费改革上,认真落实省市部署,加强业务培训与监督检查,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试点成效显著,2024年DIP付费病种达2266种,上传首页清单47713例。在集中带量采购上,严格落实国家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全县所有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及医用耗材网采率达100%。两家紧密型医共体药品与耗材带量采购约定数量、资金占比均达标,有效降低了群众医疗负担。在薪酬制度改革上,落实“两个允许”政策,不断完善体现岗位职责和知识价值的薪酬体系,有效激发了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

——推进“两个落实”,促进协同发展。强化牵头医院引领作用,落实“六统一”管理,推动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一方面,创新人才引进培育机制,突破人事管理限制,选派县医院科室主任担任医共体卫生院业务副院长,下沉开展业务帮扶,同时选派基层骨干到县级公立医院进修,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另一方面,严格落实分级诊疗制度,依托信息化平台开展县乡两级远程会诊,实现资源共享与信息互联,2024年县级公立医院开展远程会诊、影像、教学等业务3276人次,上转患者516人、下转患者5748人次,医共体卫生院收入、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均实现同比增长。

 编校:东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