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助县以政府职能为引领,聚焦“七彩农业”建设与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目标,依托资源禀赋精准施策,推动高原冷凉蔬菜产业规模、品质、效益协同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农业现代化动能的显著成效。
——政策筑基强保障,凝聚产业发展合力。精准供给政策支持,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自2022年以来,累计争取项目资金约1.6亿元,通过资金倾斜引导产业升级方向。创新推行“五统一分”管理法,以“统一育苗、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分户种植”模式,推动种植户从“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型,有效提升产业规模化水平与市场竞争力。截至目前,全县已培育2家龙头企业、7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152家种植大户,带动约2.3万人就业,从业人员人均纯收入达2万元左右,实现政策红利与民生效益的深度融合。
——体系构建优布局,夯实产业发展根基。统筹规划产业布局,构建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体系。立足海拔2500米以上的冷凉气候与纯净水土优势,打造“万亩片区+千亩基地+百亩示范”的种植格局,建成高原冷凉蔬菜设施基地10个(千亩级2个、百亩级8个),配套温棚2901栋(日光温室2143栋、拱棚748栋、连栋温室10座)及千万株工厂化育苗基地1处,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硬件支撑。同时,聚焦品种培育与技术创新,成功突破生产周期限制,实现第二茬蔬菜品质与产量媲美首茬,供港蔬菜基地亩产持续高达4000斤且全部符合供港检测标准。2025年,全县计划种植高原冷凉蔬菜5033.33公顷,目前已完成4833.33公顷,规模化发展势头强劲。
——市场开拓树品牌,拓宽产业增值空间。主导品牌建设与市场对接,推动“互助蔬菜”走向高端市场。着力培育特色品类,目前已有宝塔甜菜、羽衣甘蓝等30种蔬菜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打造“供港澳”蔬菜金字招牌。积极推动经营主体资质升级,全县23家经营主体获得“供港澳”资格并领取“供港蔬菜IC卡”,建立供港澳蔬菜基地约1333.33公顷,在粤港澳市场赢得稳定信誉。2024年,全县蔬菜产量达17万吨、产值约7.6亿元,其中供港澳蔬菜4万余吨、产值1.2亿元;2025年截至目前,蔬菜输出量已超13.3万吨,供港澳蔬菜达3.5万余吨,品牌价值与市场效益同步提升。
编校:张永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