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互助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精融合发展准发挥统筹协调、资源整合、政策引导职能,以文体旅游活动为核心纽带,全力构建“农体文旅商”五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取得显著成效。1至8月份,全县累计接待游客381.28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收入218510.1万元,同比增长20%,成功入选2025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100强榜单。
——搭建赛事平台,政府统筹激活引流引擎。立足资源禀赋,强化顶层设计,将文体旅游赛事作为撬动融合发展的关键支点,统筹推进赛事活动策划、组织实施与服务保障。今年以来,成功举办青超联赛、“村BA”全国交流赛(青海赛区)暨姑妈篮球邀请赛、青海丝路花儿艺术节之第八届青稞酒文化旅游宣传展示活动、青海土族安昭纳顿活动、七彩健康跑等各类文体旅游赛事活动20余项。同时,政府牵头整合文旅资源,同步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服务,制定门票优惠政策,编制游玩、美食攻略,发布“旅游+赛事”精品线路,既点燃群众参与热情,又有效发挥赛事引流作用,直接带动景区及周边餐饮、住宿消费,为旅游人数和收入双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推动产业联动,政府搭台促进流量变现。立足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在各类文体旅游赛事活动规划设计中,系统布局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创新构建集农特产品展销、特色美食推广、非遗文创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联动平台。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与文体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农家馍馍、洋芋粉条、菜籽清油、果汁饮料、牦牛肉干等深加工农产品顺利搭上乡村赛事“快车”,土族盘绣、青稞酒、民族服饰等非遗产品成功走上产业新赛道。这一举措不仅让周边农家乐、小摊贩共享发展红利,更有效吸引人气商气,推动“过客”向“游客”转变,切实激活消费市场,实现文体旅游与农业、商业的深度融合。
——深化品牌建设,政府规划夯实长远根基。立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局,创新构建"赛事引流—文旅赋能—产业协同—消费升级"的全链条融合发展机制。后续工作中,将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规划与统筹协调职能,深入推进“一乡一品”乡村旅游特色品牌体系建设,着力推动赛事经济向产业经济深度转化,持续提升“彩虹故乡”文旅品牌的市场辨识度与品牌美誉度,通过农体文旅商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编校:张永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