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助县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全省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格局,对标中国式现代化海东建设要求,全力打造“五张名片”、加快建设“五个示范区”,着力构建具有互助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成效初显,高质量发展步伐明显加快。
一、基本情况
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是青海省人口大县、农业大县、生态大县、旅游资源大县。2022年,县委县政府在认真分析经济发展形势,充分考虑县域资源禀赋、产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上,科学提出了“打造‘五张名片’、加快建设‘五个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制定印发了《互助县打造“五张名片”加快建设“五个示范区”实施方案(2022-2024年)》,逐年度逐“名片”制订了重点工作计划,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党委政府主导、乡镇部门共管、全社会共参与”的工作格局,全县上下开拓创新、务实奋进,压茬推进各项工作任务,“五张名片”示范引领作用有效发挥,“五个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全县特色产业发展全面提质、布局更加合理、链条更加完备、优势更加明显。
二、主要做法
彩虹故乡:从传统旅游到全域体验。聚焦打造“彩虹故乡”名片、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目标,累计投入资金约2亿元,实施文旅产业提升项目22个,持续完善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差异化打造“北龙山生态游”“红色研学游”“土族民俗游”等7条特色旅游线路,其中4条入选国家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松多杜鹃花海、油嘴湾实景演艺、故土园青稞酒不夜城等火爆出圈;精心承办举办“5·19中国旅游日”青海主会场活动、“村BA”球王争霸赛、河湟丝路花儿艺术节、康养论坛等众多文体旅游活动,累计发布各类旅游宣传图文、视频800余条;创新推出“70秒爱上互助”“我在互助发现美”等抖音话题,播放量达2.28亿次,“彩虹故乡”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互助县连续两年成功入选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100强名单。三年来,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040.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29亿元,年均增长8.3%,“彩虹故乡”从传统旅游模式成功升级为全域体验新样板。
七彩农业:从田间地头到国际餐桌。聚焦打造“七彩农业”名片、建设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目标,以“双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为引领,建成油菜、马铃薯等4个万亩创建田和食用菌、草莓等2个百亩示范田,年特色制繁种面积达10万亩。扎实推进“非粮化”整治和“撂荒地”整治工作,目前已全面清零。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56.5万亩左右,粮食产量连续两年破14万吨。依托高原冷凉气候、纯净水质等自然优势,重点打造供港蔬菜生产供应基地,高原冷凉蔬菜播种面积达7.53万亩,年产蔬菜17万吨以上,出口9万余吨;同步推进品牌化建设,新型经营主体超700家,成功认证国家地理标志等产品22个,打造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5万亩,培育出“互助草莓”“互助蚕豆”“互助八眉猪”等金字招牌。“互助草莓”跻身“2023年度受市场欢迎草莓区域公用品牌”全国20强,其中“互助越秀”草莓获中国草莓品牌大会金奖,“互助八眉猪”入选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录。高原冷凉蔬菜产业年均产值达8600余万元,带动群众增收4000余万元,一产增速连续三年超4%,“七彩农业”从本土田间地头稳步走向国际餐桌,市场认可度持续攀升。
土族盘绣:从指尖技艺到产业名片。聚焦打造“土族盘绣”名片、建设土族文化传承示范区目标,持续推动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融合,整理出版《土族盘绣纹样大全》等书籍5本,发行《土族婚礼》等专辑20余张,拍摄院线电影《北龙山的呼唤》,县文化馆获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集体。创新发展模式,注册“金盘绣”“素隆姑”等商标,建成青绣(盘绣)产业基地,形成“基地+乡镇工坊+村级绣户”的产业格局;加大培训力度,通过“高端人才带动传承人群”“盘绣带头人带动社会绣娘”培训模式,培育盘绣工坊48家、专业绣娘5300余名;加强产品研发,推出“伴手礼”“民族服饰”等120余款文创产品,盘绣作品、土族服饰多次亮相国际舞台,斩获各类奖项80余项,2023年10月互助县入选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名单。三年来,累计实现产值9470万元,“土族盘绣”成为兼具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产业名片。
青稞美酒:从高原佳酿到世界品牌。聚焦打造“青稞美酒”名片、推动青稞酒产业转型升级目标,强化科技与人才支撑,依托天佑德大学等教研机构引进技术人才48名,获得西北五省酒类质量鉴评创新奖8项,取得科学技术成果10余项,申请专利31项,参与制定省级以上行业标准13项;实施1.73万吨青稞酒陈化老熟等10个技改项目,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100%;建成1.8万亩有机青稞种植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促进产业融合;投资1.2亿元建成青稞产业园,6条青稞麦片、酒糟面膜等生产线投产,形成“青稞酒主导、多元产品协同”体系;积极参加香港、旧金山国际赛事,斩获“双金奖”1项、金奖6项、银奖8项;新开发酒品93款,32款成功上市,“互助牌青稞酒”“天佑德”获“中国驰名商标”,3项产品实现国家级资质“零突破”。三年来,青稞酒产量达4.15万吨,产值达21.27亿元,互助县获“世界美酒产区・中国青稞酒乡・互助”称号,天佑德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首入中国酒业百强,“青稞美酒”从高原佳酿跃升为享誉世界的特色品牌。
互助家政:从劳务输出到品牌标杆。聚焦打造“互助家政”名片、建设劳务经济发展示范区目标,抢抓全省家政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县机遇,实施高素质团队培养、系统性标准建设等“六大工程”,落实职业技能提升、龙头企业培育等23项具体措施。建立以互助家政集团公司为龙头、86家企业为会员单位的行业协会,健全“六统一”管理服务标准,在北京、无锡建成互助家政办事处,培育现代家政实训基地。通过标准化运营与品牌化推广,“互助家政”先后获全国创翼之星奖、全国新星劳务品牌、全国总工会劳务品牌试点单位等荣誉,被认定为青海省第五批省级劳务品牌,入选全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三年以来,累计孵化家政公司380家,直接或间接带动4.5万余人就业,实现劳务收入超13亿元,“互助家政”成为辐射多地的劳务服务品牌标杆。
三、经验启示
互助县特色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得益于省、市各级领导关心关怀、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历届县委县政府接续奋斗打下的坚实基础,得益于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同时,总结出以下四点经验启示,具体为:
——立足实际,工作有载体。立足实际,是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新时代新征程,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新情况新挑战,只有坚持立足实际,深入研究新情况,坚决贯彻新理念,科学谋划新思路,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近年来,互助县委县政府坚持聚焦互助资源禀赋、发展现状、特色优势,深入研究、科学谋划,精准提出了打造彩虹故乡、七彩农业、土族盘秀、青稞美酒、互助家政“五张名片”,建设国家全域旅游、全国农业现代化、土族文化传承、青稞产业振兴、劳务经济发展“五个示范区”的工作思路,制定印发了三年行动方案和年度任务分工,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以打造试点县、示范区为载体,有序推进了各项工作任务,产业发展根基更加牢固、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凸显,具有互助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坚持实干,工作有保障。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互助历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干部作风培育,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在乡村振兴、防汛应急等重点工作中,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下沉一线靠前指挥、纾忧解困、淬炼作风,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氛围愈发浓厚,培育了一批又一批勇于担当、真抓实干的干部。同时,坚持把常态督查作为推动落实的关键抓手,探索建立了以主要领导调研督查、县级领导联点督查、分管领导常态督查、纪委监委专项督查、行业部门监管督查为主的重点工作“五查”联动机制,以现场办公、常态巡查、突击检查、微信群抽查等方式发现问题、交办问题、解决问题,从严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真正把责任压实在一线、压力传导到一线,高效务实的“五查”联动机制有力助推了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和政策落实。
——注重实效,工作有亮点。互助县始终坚持重实干、做实功、求实效,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聚力打造“五张名片”,全力以赴挖潜力、稳增长、促发展,经济运行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各项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呈现出一个又一个亮点。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成为全省首家实现全季旅游的民俗文化景区;互助冷凉蔬菜于2023年在全省率先实现直供香港;“土族盘绣”入选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典型案例;“土族盘绣”“互助家政”亮相全国劳务品牌发展大会,并以全省第一、第二的名次成为省级劳务品牌;全省首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互助青稞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获批筹建;全省首个低氧反应海拔高度医学博士站在我县揭牌成立。
——突出实情,工作有回应。互助县坚持向上级领导汇报实情,客观反应工作成效和实际困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家政协副主席巴特尔、王光谦、梁振英、朱永新先后莅临互助调研指导油菜制种、供港蔬菜生产销售等工作,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及省市各部门领导多次亲临互助出主意、教方法,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对互助的关心关爱和深切期望。在平时工作中,我们认真总结各项工作,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实际进展,为省市掌握工作事情、决策部署工作提供了互助实践、互助经验、互助建议,撂荒地整治“九个一批”、“七彩联盟”宣讲团等一批好做法、好经验得到了省市领导批示认可,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同时,我们在抓好融媒体、广播电视等新闻宣传的同时,充分利用文化体育、生态旅游、农业生产、基础服务设施等方面独有的优势,精心谋划举办、承办冷凉蔬菜推介会、青稞酒节、全省家政职业技能大赛、北龙山森林音乐节、环青海湖国际自行车赛各类大型活动,广泛宣传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新进展、好经验,有效提升了社会各界对互助工作的知晓度和认可度。
编校:张永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