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农村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区项目启动以来,互助县将其作为护航农村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民生举措,扎实推进入户养育指导、“慧育中心”建设等工作,有效改善了农村家庭养育环境,显著提升了婴幼儿健康发育水平,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
——坚持高位推动,狠抓执行落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项目纳入“健康互助”和“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及时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互助县农村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构建起政府主导、卫健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通过召开专题部署会、推进会,集中力量破解项目实施难点,明确阶段目标,层层压实责任。县级分管领导全程跟踪督导,深入一线协调解决关键堵点,为项目高效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加大资金投入,夯实服务支撑。坚持将项目列为重要民生工程,建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支持、县级财政配套”的经费保障机制,累计投入资金623.1万元,为项目提供有力支撑。同时,积极争取无锡市新吴区对口帮扶资源,获两家爱心企业捐赠10万元,专项用于丹麻镇“慧育中心”建设。目前该中心已建成投用,累计开展亲子活动13期、孕妇课堂1期、育儿知识讲座1期,覆盖群众200余人次,有效延伸了服务触角。
——建强服务队伍,织密工作网络。依托全县妇幼保健服务阵地,通过“专业队伍+社会招聘”相结合方式,构建覆盖县、乡、村三级的项目工作队伍网格。目前全县配备县级总督导1名、助理1名、乡镇督导员11名、村级育婴辅导员69名。严格执行“月度督导+季度评估”质量管控及“培训-实践-督导”闭环管理机制,保障队伍效能。聚焦科学养育、早期干预等核心内容,开展村级育婴辅导员专业培训6批/次,选派骨干赴贵州毕节、海东乐都等先行地区交流学习3次,推动服务理念和家访技巧迭代升级,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深化宣传引导,科学评估成效。以公共卫生服务进社区、高原专家行等活动为契机,举办“赋能早期成长,筑梦幸福未来”宣传服务活动2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同时,依托县级融媒平台发布工作宣传片3期、短视频8期,有效提升了农村群众对项目的认知度和信任感。为科学评估成效,对880名服务儿童开展了神经心理行为测评,并对180名儿童家长进行项目评估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服务儿童在语言、社交能力等方面改善显著,家长养育方式正由“放养式”向科学育儿转变。
编校:东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