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政务要闻-- 互助新闻-- 正文
互助县扎实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01 17:43:40        文章来源:        浏览:

近年来,互助县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和省、市决策部署,聚焦“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目标,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互助县先后获评国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全国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中医药示范县、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全国卫生城市等荣誉。2021年,互助县作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的地方”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并获得奖励资金500万元。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驱动服务能级跃升。认真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严格执行“两个允许”政策,全面推行县级公立医院院长年薪制。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的财政拨款比例分别提升至80%和90%,县财政对医院自主聘用人员工资负担比例达到40%,有效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持续加强专科建设,申报国家级重点专科1个,建成省市级重点专科23个、省县专科联盟6个,成功打造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急诊急救“五大中心”接诊量和救治成功率持续提升。同时,充分依托援助帮扶及专科联盟平台,加大帮扶专家引进与骨干人才外派进修力度。挂牌设立名医工作室及青海大学高原医学(互助县)临床医学博士工作站,定期邀请专家开展联合会诊、教学查房、技术指导和临床研究,显著提升了公立医院综合诊疗能力。

——织密紧密型医共体,畅通资源上下贯通。按照整体合作、协同发展、上下联动的原则,组建了县人民医院和县中医院2个紧密型医共体,其中县医院医共体辖12家卫生院167家村卫生室,县中医院医共体辖9家卫生院127家村卫生室,县级牵头医院建成了“运营管理”五大中心、“资源共享”五大中心、“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五大中心,实现了医共体内部“八统一”。新建乡镇卫生院综合业务楼2栋、村卫生室27所,改造乡镇卫生院5所、村卫生室37所,全县乡镇卫生院100%配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R机、彩超等基础设备,可开展6大类24项中医适宜技术;294所村卫生室均配置“健康一体机”等设备,具备4大类6项中医技术服务能力,基层医疗条件显著改善。

——筑牢基层服务网底,实现健康管理到家。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全县21所卫生院全部达到国家基本标准,8所卫生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建成县域医共体信息化平台,通过远程会诊做到了基层医疗机构检查、县级医院诊断,实现了县域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累计开展远程会诊11584人次,年均下转患者1060人次。今年5月巴扎乡卫生院在县人民医院专家远程指导下,成功实施了全省首例乡镇卫生院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开创了基层急危重症救治新范例。全面落实重点人群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94支,签约服务人群达27.18万人,低收入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应签尽签,脱贫人口四种慢性病签约率、履约率均达100%。

——传承创新中藏医药,力促服务普惠可及。建成县中医院综合医技楼,打造乡镇旗舰中医馆2个、村级中医阁4个,支持基层发展“一院一品”特色科室。县中医院培育国家级优势专科培育单位1个,省市级重点专科8个、省级基地2个,基层中医馆覆盖率达100%,92.5%的村卫生室可提供中医药服务。柔性引进省内知名专家11名,依托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深度开展39项中医优势病种、115种适宜技术传承创新,扎实推进中医学科建设。创新举办“中医药文化养生节”“中医药文化奇妙夜”“膏方节”等特色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中医技术、生动展示文化精髓,系统传播养生知识,营造了“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浓厚社会氛围。2024年全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诊疗人次、收入占比均超37%。


  编校:东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