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政务要闻-- 互助新闻-- 正文
互助县“三级”科技人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发布时间:2025-07-16 09:34:07        文章来源:        浏览:

近年来,互助县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人才工作,通过实施各类科技人才培养项目,组织各类科技服务团队,搭建各类科技服务平台,形成了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优势突出的“三级”科技人才服务队伍,为互助“七彩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蓄力赋能。

——开展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行动。自2022年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以来,先后建成科技特派员工作站6个,累计引进省内外专家187人次,为48个受援单位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申报实施或参与国家和省级各类科技项目28项,到位科技项目资金2888万元,其中:申报科技特派员专项16项,到位专项资金758万元;成功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5家;邀请省级科技特派员及县级技术人员开展实用技术培训班21期,培训农牧民1204人次,有效充实了乡村振兴队伍技术力量。

——开展农业科技人才服务基层行动。2022年以来,开展以“下基层、强服务、解民忧”为主题的农业农村科技人才服务基层行动,依托青海省农牧科技创新平台,按照“一个产业一名专家、引入一个人才团队、提升发展一个产业、培育一支本土人才队伍”的思路,由全县各领域专家任组长,组建油菜、马铃薯、蚕豆、小麦(青稞)、蔬菜、农牧机械、生猪和动物疫病防控7支农牧业专家团队,累计选派548名科技人员分赴全县各乡镇实施精准指导服务6750次,培训农业技术员1212人,检修农机具12.37万台(套)。通过科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推动了科技成果在基层一线的转化与应用,累计受益群众达34万人(次)。

——开展“乡土人才”示范带动行动。依托“昆仑英才·乡村振兴人才”项目及“农业农村人才工程”培养计划,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先富带后富”的传帮带培育方式,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返乡涉农创业者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为培育重点,培育乡土人才达5879人,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组织农业专家手把手传授技术,面对面介绍经验,现场解答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引导发挥农村实用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领头雁”作用,充分调动了各类农村人才的积极性,使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有效形成了乡土人才“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带动效应。


  编校:胡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