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互助县以挖掘文化资源、培育消费增长点为目标,强化政府统筹规划职能,聚焦产业培育、文旅融合、招商引资三大领域,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体育深度融合,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强化产业培育,激活县域经济新动能。依托节庆赛事平台,推动文创产品研发与市场对接。“五一”黄金周及青超联赛海东专场期间,向景区投放土族盘绣、青稞酩馏酒等特色文创产品,同步在演出现场推广,扩大市场份额。组织互助金盘绣土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赴兰州、西安等地开展文旅推介,通过非遗技艺演示、研学体验等形式,对接企业机构20余家,提升土族盘绣品牌影响力。积极参与“中国文化和旅游IP授权系列活动”“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以展品展销、技艺展演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目前,全县文旅企业(工坊)达1000余家,间接带动就业2万余人,一季度文化产业总值2880万元,同比增长5.8%。
——推动文旅融合,构建支柱产业新格局。召开旅游旺季工作部署会,统筹景区资源开发与业态升级。土族故土园景区推出沉浸式婚俗体验、传统美食制作等活动;北龙山景区打造“趣野露营”生态旅游项目;卓扎滩景区引入特技表演、亲子娱乐设施;油嘴湾景区开发高空VR、沉浸式演艺《西王母》等新业态。多元体验项目拉动旅游消费,2025年1-4月接待游客75.46万人次、旅游收入2.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16%;“五一”黄金周接待游客8.29万人次、收入1870.8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4.4%,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重要支柱。
——深化招商引资,增强产业发展新活力。以全国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试点为契机,搭建“政企银”联动招商平台,推出文化项目专项信贷产品,重点招引青绣、土族服饰等产业链企业。建立青海素隆姑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重点项目库,建成青绣(盘绣)产业基地,整合非遗工坊、数字体验馆等功能,吸引唐卡艺术、青稞酒文化等市场主体入驻,带动200余名群众“文化就业”。
编校:张永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