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助县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系列重要论述,认真贯彻执行《残疾人保障法》,不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全力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残疾人生活品质持续改善。
——康复服务精准规范。坚持以精准康复为导向,累计投入1206万元为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8612人次,为有康复需求的0-17岁残疾儿童提供抢救性康复服务915人次,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辅助器具适配服务6547人次,康复服务率和适配率达100%。创新打造全市首个残疾人“共享辅具空间”和脊髓损伤患者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基地,残疾人康复服务可及性与专业性显著提升,为全市残疾人康复事业树立了创新发展标杆。
——教育就业帮扶有力。全面落实教育帮扶政策,投入93万元资助379名困难残疾学生,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达98%。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就业帮扶,创新构建“集中安置+按比例就业+居家就业”多元化就业服务体系,精心组织专场招聘会15场,累计提供适配岗位120余个,促成就业意向260余人次。建成残疾人就业基地9个,发放创业补贴180余万元、惠及162人。投入590万元为1520名重度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发放生产生活用具79件。全县行政企事业单位按比例安置残疾人228人,征收残保金1278万元,有效推动残疾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权益保障全面强化。坚持“平等、融合、共享”价值取向,健全县乡村三级残联组织和专门协会网络,基层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创新权益保障机制,设立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岗,高效办结信访案件20余件,办结率100%。扎实推进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2019年以来累计投入553万元完成921户改造任务。优化残疾人证管理服务,开展状况调查15198人次,上门评残服务104人次,办理残疾人证新办、换证1254本,实现“跨省通办”新办证50人,残疾群体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文化生活丰富活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媒体广泛宣传残疾人事业,累计在中残联及省市级媒体刊发残疾人事业报道300余篇。每年投入10万元开展助残日宣传、文艺演出和“太阳花开”艺术团建设,实施文化进社区及家庭“五个一”工程。同步推进体育健身,科学建设示范点、实施康复体育进家庭项目,积极组织参加全省全民健身大赛、特奥会等赛事,通过文体融合有效提升残疾人社会参与度与幸福感。
编校:东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