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助县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大力使用机械化进行农业生产,积极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致力于提升农机装备机械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持续推进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为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注入了强劲动力。
——高效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动农机转型升级。聚焦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重点支持高性能播种机、大型高端联合收获机械等有助于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的机具,2021年至2024年,全县累计发放农机购置补贴447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3900万元,省级资金570万元),撬动群众投资1.6亿元,新增先进适用农业机械7196台(套),其中大中型轮式拖拉机达1439台。补贴政策的实施不仅缓解了农民资金压力,还加速了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加快构建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助推作物产能提升。一是构建精量播种技术体系。为强化“分层施肥+沟播+覆膜”等复合型技术应用,重点推广小麦油菜分层施肥播种机、马铃薯起垄覆膜播种机等7类专用装备。截至2024年末,全县精量播种机具保有量达570台,累计实施精量播种示范20.2万亩,亩均增产7%以上,综合节本增效达930万元。二是构建深松整地技术体系。以“机械深翻+深松整地”为核心,重点推广大中型液压翻转犁、深松联合整地机等大型装备,配套应用圆盘耙、马铃薯中耕培土机等专业机具,广泛推广“深耕深松-精细整地-中耕培土”全链条作业模式。三是构建智能植保技术体系。按照“空中+地面”立体防控思路,推广智能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154台(套),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农药利用率不断提高。四是构建高效收获技术体系。针对主要农作物收获短板,重点装备油菜捡拾机、马铃薯专用联合收获机等机械,集成配套安装农机作业监测终端和自动驾驶系统,截至目前,全县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77.63%,马铃薯、蚕豆等特色作物机收率突破40%。
——广泛开展机收减损宣传,确保粮食颗粒归仓。一是深入开展机收减损技术宣传培训。精心制作主要粮油作物机收减损技术明白纸,通过电视、网络、新媒介等广泛宣传,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社、田间地头面对面开展培训,教育引导广大收割机驾驶员牢固树立“减损就是增收”的理念,熟练掌握粮油作物机收减损技术要点,把机收损失降到最低。二是扎实开展主要粮油作物机收损失监测。积极组织机收减损监测工作组定期深入各乡镇开展小麦机收损失监测调查工作,准确掌握各乡镇机具数量和流向,积极指导广大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机手开展精细服务、规范操作、精准作业,提高机收作业质量,减少收获损失,强化机收损失监测结果运用,提高机收减损效能。经监测,全县小麦平均机收损失0.5%;青稞平均机收损失0.8%;油菜平均机收损失3.27%。
编校:李学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