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政务要闻-- 互助新闻-- 正文
互助县乡村振兴宣讲服务团以创新机制推动项目全周期管理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4-08 16:47:05        文章来源:        浏览:

今年以来,互助县乡村振兴宣讲服务团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和衔接资金项目要素保障,以“精准调研、动态督查、科学评审、靶向培训”为核心,推动构建项目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项目管理体系,为乡村振兴项目落地和高质量实施注入新动能。

——立体化调研,加强项目指导。结合民意调查、村级访谈、乡级座谈等形式,精准识别各村产业短板与潜力资源,探索产业发展。同时,积极建立“调研-反馈-修正”闭环机制,对项目选址、联农带农、利益链接、效益分析等衔接资金项目实施的核心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实现对项目的“需求反哺”。充分发挥宣讲服务团队专家作用,借助Deepseek等AI人工智能平台,围绕产业项目的市场定位、供需分析、运营模式等方面“把脉问诊”,帮助项目实施单位提升项目的成熟度和可行性。

——穿透式督帮,助力项目建设。积极采用“线上+线下”双线督帮模式全程跟踪项目进展,线上利用防返贫监测系统,对项目入库、立项、施工、资金拨付等重要节点进行全程数字化监控和实时追踪,开展“红黄绿”预警提示。线下从“政策合规性、要素保障度、联农带农性、风险可控度”四个维度制定督帮清单,及时提示和纠正项目实施中的问题和风险。同时,分类归集高频问题,特别是针对依托第三方经营主体实施的产业项目,在后期持续经营和资产保值方面存在的风险给出合理性对策、建议。

——多维度评审,确保项目质量。充分发挥“三审联动”评审机制,依托省、市、县三级乡村振兴专家库,对项目可行性和合规性进行多轮次审查,确保项目设计不偏离衔接资金使用方向,杜绝负面清单建设内容。同时,组织县乡村振兴宣讲服务团专家组对项目实施方案开展技术预审和利益联审,重点关注项目的技术方案可行性和“联农带农系数”指标设置情况,要求产业项目在实施方案中必须明确脱贫户(监测对象)带动数量、保底收益和资产权属关系等重要内容,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修正完善,全程跟踪和动态复评,防止“一评了之”“评而不改”的问题发生,切实提高项目入库质量。

——场景化培训,推进项目管理。举办衔接资金项目管理和业务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将《青海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管理操作指南》和防返贫监测系统作为培训重点,结合近年来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及绩效评价、专项审计和督查检查反映的突出问题,全面讲授项目入库、实施和资产管理以及前期谋划准备、政府采购及招投标、实施过程管理、竣工验收等多方面知识,通过多维度的培训辅导,切实提高项目实施单位工作人员项目管理能力,推动项目如期建设,发挥预期效益。

编校:汪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