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政务要闻-- 互助新闻-- 正文
互助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林草长制赋能生态建设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5-04-08 16:45:36        文章来源:        浏览:

近年来,互助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绿色生态“国之大者”,认真落实省市委、政府关于林草长制决策部署,在“护林增绿”“用绿富民”“改革创新”“生态文化”上持续发力,统筹推进林草生态修复治理、森林草原资源保护、草畜平衡等重点任务,全力保障林草生态安全,全县林草长制各项阶段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健全组织体系,明确责任分工。充分发挥林草长制的引领作用,全面建成县、乡、村三级林草长制工作体系,构建“属地负责、党政同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的林草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林草资源监督管理不断规范。全县设置县级林草长4人、乡镇级林草长57人、村级林草长291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每一片林地都有专人负责。

——加强资源保护,严守生态红线。健全林草资源监测机制,全面实施草原禁牧、草畜平衡区划定、森林资源清查及林草湿荒普查等各项工作,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林草资源监测体系。加强对建设项目使用林草地的审核审批及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严厉打击擅自占用林草地等违法行为,以“减存量、遏增量”的目标,常态化推进环保督查、森林督查、草原疑似图斑核查反馈问题整改。2024年度,办理行政案件13起,配合完成公益诉讼赔偿案件3起,办理项目占用林草地许可48件。

——推进造林绿化,提升森林质量。坚持数量、质量、存量、增量齐头并进,科学推进国土绿化,高效修复自然生态,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植树活动,推行“互联网 + 义务植树”模式,方便公众参与义务植树活动,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加大森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力度,合理确定抚育和改造方式,不断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2024年度,实施国土绿化11.88万亩,草原生态修复6.97万亩,创建森林乡村1个,建设“双拥林”“民族团结林”等主题林3处、“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2处,累计完成义务植树140万株,参加人数30万人次,尽责率达到100%。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保障能力。着力推进管护站标准化建设,将管护站打造成提升林草综合形象的文化窗口,纵深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提升和安全生产三年攻坚行动,强化“林草长+防火体系”建设,加大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森林防火监测预警系统、林火阻隔系统和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有效降低了森林草原火灾发生概率。2024年度,维修管护站14个、新建标准化管护站5个、整治改造管护站1处,为各乡镇、林场配发扑火物资7000余件,设立微型消防站15个、检查站5个,启动建设集中防火物资库1处。

——强化科技支撑,发展智慧林业。依托国家良种基地,省级采种基地和省级林业保障性苗圃,积极申报实施林木良种补贴项目,强化与高校、科研机构及本领域专家合作,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北山林场、南门峡林场、南门峡湿地公园“三防智能监控系统”不断维护升级,在各重点林区安装语音播报器109套,设置防火监控19处,配备防火无人机5架。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广泛宣传林草长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群众知晓、支持林草长制工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群众投身到保护森林草原资源的实际行动中来。同时,在北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设立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学校)、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南门峡国家级湿地公园设立全市首个国家湿地公园自然教室,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美丽的生态环境变成“生态大课堂”,培养公众的生态文明意和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引导更多人参与到林草生态环境保护中来。2024以来,累计开展科普研学活动8场次,参与人数1100余人次。

编校:汪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