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为防范祭祀用火风险、推进移风易俗,互助县多举措开展文明祭扫工作,营造绿色安全祭祀环境。
——校园教育普及绿色理念。全县学校以“小手拉大手”为载体,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城南幼儿园组织幼儿制作手工花,讲解焚烧祭祀危害;彩虹小学通过案例警示、手抄报等形式,向师生普及文明祭祀知识,推动“传统祭祀”向“绿色追思”转变,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效应。
——市场带动鲜花祭祀成主流。随着文明理念普及,全县菊花(黄、白)日均销量达2000余枝,较平日增长300%,花束、花篮等包装产品占比提升。商户反馈订单量激增但价格稳定,市民接受度显著提高,鲜花祭扫逐步取代传统焚烧方式。
——林区防控筑牢防火屏障。南门峡林场等重点林区强化“人防+技防”:划分3.68万亩管护区,设5个检查站、增派80名护林员巡逻,严查火种;安装15处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控;通过宣传车、“鲜花换烧纸”等活动,提升群众防火意识,查处违规用火12起,祭祀用火同比下降60%。
——多方联动推进全民参与。全县通过多渠道发布倡议书,覆盖群众12万余人次。县文明办联合多部门设20处鲜花置换点,免费提供菊花5000枝。社区、村社及群众主动参与宣传,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治”局面。
编校:张永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