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政务要闻-- 互助新闻-- 正文
互助县“四抓四度”工作经验推动县域法治环境持续向好
发布时间:2025-02-28 09:20:36        文章来源:        浏览:

近年来,互助县充分发挥法制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坚持强立法、严执法、正司法、促守法,笃行法治之力、厚积法治之势,持续深化法治建设,优化法律服务,积极探索“四抓四度”工作经验,推动县域法治环境持续向好。

——狠抓阵地建设,法律服务“有温度”。不断完善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9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302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建设,实现县、乡(镇)、村(居)公共法律服务三级网络全覆盖;落实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为全县各行政村(社区)配备法律顾问55名,实现了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注重发挥公职律师、法律顾问、法治明白人、法律带头人作用,常态开展法律服务活动,采取集中咨询、预约服务等形式为群众提供“普惠、便民、快速”的法律服务,2024年以来,累计办理各类公证案件909件,接待咨询2000余件次,从专业角度细致解答群众关于各类法律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实现了公共法律服务前移到一线,打通了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狠抓诉求调处,化解纠纷“有力度”。积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县乡村三级调解组织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统筹公检法、信访部门、群团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调处,调整完善人民调解组织342个,人民调解员1158名。坚持排查到位、化解到位、稳控到位、责任到位,持续开展多元化调解,切实将各类矛盾纠纷控制在萌芽、化解在一线,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2024年以来,调解矛盾707起,成功率100%,有效维护了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狠抓监督管理,特群管控“有尺度”。积极推行“四个精准”(精准研判、精准管理、精准监管、精准教育)模式,扎实开展社区矫正、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力促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因地制宜探索有效的管理模式,注重用“心”矫治,针对每名矫正对象的不同情况,区别矫正。加强教育管控,强化源头预防,对安置帮教人员实行“一人一档”建立台账,“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同时,积极与矫正对象家属及所在乡(镇)、村和公安派出所联系,做到信息共享、措施到位,近年来未出现脱管漏管现象。

——狠抓教育引导,法治宣传“有深度”。2024年以来,全县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法治宣传教育活动1.8万余场次,编印各类普法资料累计达60万册,发放宣传资料4.8万余册。重点落实农村、学校、企业、宗教场所等领域的普法宣传,依据年度普法要点,将295部法律贯穿到不同领域、不同行业,扩大了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同时,积极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248余场次、企业法治讲座5场次、“法律进宗教场所”活动62场次、“送法进军营”法治宣传活动以及心理健康讲座4场次,实现法治教育深入人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编校:胡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