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政务要闻-- 互助新闻-- 正文
互助县宗教界“1+4+3”工作举措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24-09-02 09:47:08        文章来源:        浏览:

近年来,互助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寺庙和宗教界人士助力生态文明建设“1+4+3”工作举措,切实推动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强化政治引领,把牢“一个方向”。始终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宗教中国化方向,把寺庙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寺庙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和年度综合考核,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倒逼各级各部门抓实抓

细寺院生态文明建设任务落实。

(二)狠抓工作落实,共护“四色生态”抓思想引导,让绿色成为寺庙底色。利用座谈会、微信群等多种形式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力度,用僧俗群众听得懂、能理解、记得住的通俗语言和典型例子,教育引导僧俗群众发扬“崇出节俭”的优良传统、树立绿色环保理念,营造了宗教人员群众人人关心、支持、爱护生态环境和绿色健康生活的浓厚氛围。抓环境卫生,让绿色成为生活“本色”。以寺庙周边环境卫生整治为重点,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定期组织寺庙僧尼开展寺庙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结合“厕所革命”建设,倡导僧尼培养良好卫生习惯,改掉陋习,做好个人卫生,树立干净、整洁的良好形象。抓植树造林,让绿色成为乡村“特色”。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组织党政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宗教界人士、学校师生、群众等共5500余人开展春季义务植树活动,掀起了全县植树造林绿化的热潮,为互助县打造“五张名片”、建设“五个示范区”再添新绿。抓移风易俗,让绿色成为减负“亮色”。结合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集中整治行动,统战民宗部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禁宰惜售、高额供奉、高价诵经”等问题,坚持把绿色事佛与减轻群众经济负担有效结合,成立工作专班、制定方案、细化措施、集中整治。同时,进一步开展规范使用宗教用品维护良好环境专项行动,在重点地段设立警示牌,教育引导信教群众到指定地点悬挂经幡,撒禄马,做到了保障信仰需求于美化生态环境两不误。

(三)完善工作机制,发挥“三重作用”共担防火责任,开启森林防火“红警灯”。坚持基础性工作,建立完善寺庙周边森林草原防灭火寺村联动曾护机制,向广大僧侣和民众传播防火意识,提高大家的防火自觉性。与此同时,将部分僧侣纳入护林队伍,让僧侣成为了防火工作的一份子,全方位抓好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体现了僧俗共同守护绿色家园的担当精神。创新生态文旅,打造经济发展金钥匙”。充分发挥寺院丰富的传统文化和宗教界人士的影响力,探索“创新特色+宗教历史”的宗教文化,实现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转化,促进生态文明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为全县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丰富“三交”载体,建立民族团结“新平台”。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充分发挥佑宁寺--湟北诸寺之母、却藏寺--千年古刹等文化优势和佑宁寺、甘禅寺、扎隆寺、却藏寺等坐落景区附近的区域优势,吸引更多游客欣赏宗教文化的繁荣发展成果,让游客在体验山水生态之美的同时,引导各族群众在宗教文化旅游中感悟中华文明,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

编校:胡长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