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助县坚持以“健康中国2030”行动计划为指南,聚焦群众密切关注的养老服务领域,突出示范引领、服务保障、监督考核等重点,狠抓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有效保障了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坚持“一轴”示范引领。以全市唯一一家四星级医养康养综合型养老机构青海恒生长者照护服务中心为轴线,加强服务队伍建设,辐射带动全县各养老机构、幸福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持续优化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不断强化对全县养老服务主体提供观摩学习、经验交流、能力评估等服务能力。通过大力开展药浴、艾灸、盐敷等藏医疗法,将脑出血、脑瘫、类风湿性关节炎等10个病种纳入中医特色治疗按病种付费试点工作,形成了独特的中藏医医养服务体系,为重度失能老人提供优质服务。
——织密“三类”服务保障网。坚持分类施策、取长补短,多措并举织密机构、居家和农村三类服务保障网。在保障机构入住老人日常就餐和住宿的2个基础上,积极探索“养老+慈善+志愿服务”、文化娱乐和健身相融合等N种服务模式的“2+N”机构服务模式,在老年节、春节等节日期间全县各养老机构接受各级党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爱心捐赠、义演等各类服务23场次。在19个乡镇(街道)设立了230名服务团队的6个居家养老基层工作服务站,建成老年助餐点8处,形成了上下联动、优势互补、整村推进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以助餐、文化娱乐、集体过节等功能为主的5个日间照料中心,满足了辖区2000余名留守老人的基本日间照料需求。持续扩大农村养老服务覆盖面,构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村集体经济帮助一点+社会捐助一点+星级评定奖补一点+个人自筹一点”的“四个一点”农村幸福院运营模式,打造了东山乡吉家岭等12个二星级农村互助幸福院。
——严把“一项”考核关。由民政部门牵头,修订完善机构、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季度考核办法,联合财政、卫健等部门成立联合督查组,对居家养老服务承接主体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督促指导健全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严格履约,确保服务数量、质量和效果。截止目前,开展季度绩效考核2次,充分发挥考核结果运用指挥棒,有效提升了养老服务质效。
编校:东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