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互助县把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建立了由县卫健部门领导包乡镇和县医共体牵头医院、分院领导包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包户的“三级包保”机制,压实基层医疗保障工作责任,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健康基础。
依托全国防止因病返贫动态监测系统,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定期开展摸排核实和监测,建立了互助县乡村监测对象工作台账,跟踪患病情况,及时落实分类救治政策。截至目前,已监测脱贫不稳定户749人、边缘易致贫户793人、突发严重困难户1181人。
根据《青海省基本医疗保障工作标准》要求,及时对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调整,确保全县乡村基本医疗机构“三个一”、人员“三合格”和能力“三条线”达标,防止出现新的“空白点”。同时,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122支,规范有效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截至目前,共签约常住人口27.15万人,签约率达80.58%,重点人群签约12.3万人,签约率达92.24%。继续实施35种大病患者规范化救治,目前已累计救治1494例,救治率100%。对脱贫人口、重点监测人群等继续落实“先住院后结算”及“一站式”结算服务,目前,已有5606人次享受“先住院后结算”服务。
依托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等项目,以优质医疗资源、人才、技术、服务下沉为着力点,借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和江苏省南京市江宁中医院选派的14名专家对县人民医院开展指导帮扶工作有利契机,经常开展骨干卫生人员技术培训班、基层医师能力提升培训等,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卫生人员服务水平,提升了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同时,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项目帮扶资金升级改造5所卫生院基础设施、改扩建村卫生室7所,进一步补齐基层单位卫生软硬件短板,不断拓展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
编校:李学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