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做好平安建设工作决策部署,有效防范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等新型智能化违法犯罪,互助县按照“防范为先、专群结合、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全域覆盖”的工作要求,采取“四项举措”,精准发力、深入宣传,确保防骗宣传不断扩面、提质、增效,切实提升全民防骗意识、识骗本领、反骗能力。
——“阵地战”推动反诈宣传扩面。针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翻新、犯罪活动蔓延快、隐蔽性强等特点,主动抢占线上线下宣传高地,扩大宣传范围。线上,通过政法自媒体平台、五级网格“微信群”等新媒体方式定期发布通俗易懂的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方法、涉诈典型案列。同时,利用公益短信群发方式,向辖区
群众推送反诈宣传短信息,截至目前,共向县域内群众推送了反诈短信1.3万余条,通过“指尖上的宣传警示”,提示辖区群众分清真伪,提高防范意识。线下,县乡两级组织开展“5.17”电信日宣传、“平安建设集中宣传日暨反电诈集中宣传活动”等宣传活动50余场次,共发放反诈宣传材料10.3万余份,依托“法治小喇叭”“法治文艺宣传队”等宣传阵地,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反诈文艺演出等宣传手段,从源头上强化教育防范,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多发态势。
——“联动网”推动反诈宣传提质。聚焦营造“人人参与、全民反诈”的浓厚氛围,持续构建“专群结合、群防共治”的反诈格局,“专宣网”开路。依托公安部门开展的夏季治安整治暨打击突出违法犯罪、打击“两卡”犯罪等一系列专项行动,走村入户加大“国家反诈中心APP”推广注册力度,及时发布警情预警信息,分级分类开展预警劝阻,打通反电诈宣传“最后一公里”,全县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与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9%,被骗金额减少130余万元。“群防网”兜底。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反诈宣传的积极作用,利用商家、医院、银行、通信企业等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反诈骗宣传标语,在辖区公共场所、窗口单位张贴宣传海报、摆放宣传展板。协调小区物业、社区网格员深入各小区、社区开展防范电信诈骗识骗宣传活动。动员村(社)干部、群防群治力量积极参与,通过“红袖章”义务巡防队走村入户等形式,送教上门。引导广大群众、社会团体积极支持和参与宣传活动,形成广泛宣传合力。
—— “法治课”推动反诈宣传增效。将反诈宣传和“法治进校园”活动相结合,深入辖区中小学校园课堂,开展以案释法、案例解说、反诈知识讲解等宣传警示教育,防范学生群体参与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形式,带动学生家长群体识诈、反诈、防诈,将反诈宣传延伸至每一个家庭。截至目前,共开展进校园宣传讲座90余次,受教师生及家长达到2.2万余人次,筑牢了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校园防线。
编校:毛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