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政务要闻-- 互助新闻-- 正文
互助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24-07-12 08:20:31        文章来源:        浏览:

今年以来,互助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讲话、论述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坚定不移守底线、增动力、促振兴,脱贫成果持续巩固,乡村振兴步伐全面加快。

——高位推动强担当、扛责任。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有效衔接政策落实作为一项头等大事和政治任务,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亲自协调推进、亲自督促落实,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党组会、县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会常态化研究、调度有效衔接工作,各包联县级领导主动担责、靠前指挥、蹲点督战,乡镇部门履职尽责、分工协作、合力攻坚,驻村工作队扛起担当、不畏艰辛、真抓实干,县纪委监委、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持续深入乡镇、部门开展常态化督查,有力推动责任落实、工作落实、政策落实,探索实施村集体经济“百企联百村”强村工程,以“八种模式”共建带动村集体发展、村民增收,凝聚了“党委政府牵头主抓、乡镇部门共同推进、群众企业多方参与”的有效衔接工作合力。

——两业并举拓渠道、促增收。紧盯“两个高于”的目标,坚持产业、就业两业并举,聚焦“农体文旅商”深度融合发展,全力实施“产业造血、就业活血、政策输血、资产补血”四大工程,持续完善农牧民收入增长体系。供港蔬菜、土族盘绣等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北龙山、油嘴湾等景区游客人头攒动,实现旅游收入5.6亿元,增长12%。全力打造互助家政等劳务品牌,全省45家互助家政供销社兴农服务点授牌运行,互助家政大数据智能平台入驻企业75家,订单量突破2万次,实现劳务收入1.46亿元,家政从业人员达1.1万人,在家政产业带动下,全县转移劳动力7.95万人次,增长5.4%,实现劳务收入7.1亿元,增长3.5%。预计,上半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897元,增长7%,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8345元,增长9.9%。

——常态调度抓项目、提效能。探索建立财政衔接资金项目县级领导包联推进和“县级领导联点督查、分管领导常态督查、纪委监委专项督查、行业部门调度督查“四查”工作机制,一线看进展、找问题、促整改,大力倡导项目要素保障“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要事快办”工作法,尽最大限度缩短审批审查周期,有效提升了项目建设效率。截至目前,争取财政衔接资金2.38亿元实施项目68个,第一批投资1.97亿元实施的51个项目全部开工,资金拨付率达48.1%;落实东西部协作资金4890万元,正在实施15个补短板、强弱项的协作项目。

——因地制宜补短板、改面貌。坚持规划引领,按照“多规合一”思路,完成2个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23个村庄规划编制,乡村规划体系持续完善。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争取1.84亿元实施村道硬化、人畜饮水、电力保障等基础设施巩固提升项目28个,27个和美乡村、1900户居住条件改善、2000户天然气入户项目有序推进。扎实开展“净美互助”行动,实施国土绿化7.46万亩,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乡村面貌不断改观。

——动态监测防返贫、守底线。聚焦“脱贫群众不返贫、边缘人口不致贫”的目标,通过“农户申报、数据比对、月度排查、集中排查”的方式,精准识别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脱贫户、边缘户,采取临时救助、纳入低保、产业扶持、引导就业等措施给予帮扶,做到了“应纳尽纳、应帮尽帮、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全县未发生致贫返贫现象。向各类困难群体发放民政救助资金8283万元,惠及群众6.2万人。安排衔接资金980万元实施监测对象精准到户产业奖补项目,有效提升了监测对象内生发展动力。目前,全县纳入监测户806户2736人,其中2024年识别纳入72户255人,15户51人通过帮扶消除风险。

编校:李学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