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互助县立足当前生产经营活动活跃期、防汛期、事故多发期“三期”叠加的严峻形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市关于做好当前安全防范工作的部署要求,压实各方责任,完善各项机制,改进工作措施,以更严的要求、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抓好安全防范各项工作,推动全县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发展,有效遏制了各类安全事故发生,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组织领导到位,工作合力进一步凝聚。坚持从政治高度看、从政治高度办,把抓好落实当前全县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作为检验干部职工作风建设的“试金石”,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坚决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把责任压到了各层级、传到了最末梢。全县各级领导干部采取“四不两直”包片巡查、重点督查督办等方式,深入重点行业、部门、乡镇(街道)和企业开展了安全生产、防汛抗旱专项督查,各乡镇(街道)采取包村、包社、包户、包点的方式,在重点区域、重点部位进行24小时蹲点值守,县安委会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构建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部门乡镇齐抓共管、企业群众积极参与”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格局。
——隐患排查到位,安全漏洞进一步堵塞。牢固树立“隐患即事故”的理念,深刻汲取近期全国重大事故灾害教训,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要求,以“两单四表”为抓手,围绕人员密集场所、城镇燃气、工贸企业、特种设备、城乡道路等重点领域,持续强化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共检查企业198家次,排查安全隐患213条,其中完成整改130条,限期整改83条,下发工作提醒函2份,约谈企业1家,下发停工通知书2份,检查车辆530余台,查处饮酒驾驶1起、超员1起、无证驾驶1起、货车违法规定载客3起。同时,全面推进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暨燃气管道“带病运行”专项治理工作,紧盯学校、居民小区、宾馆、饭店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小餐馆、小卖部等“九小场所”开展地毯式排查整治工作,累计排查燃气经营企业6家,居民小区21个,学校、医疗、养老、餐饮商铺等场所共1957家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120处,已整改2067处。
——预警防范到位,应对能力进一步提升。严格落实县级领导包乡、乡镇领导包村(社区)、村(社区)干部包户的防汛包保责任制,全面压实中、小型水库及水电站安全度汛“三个责任人”责任,落实“叫应”“叫醒”机制,确保直达村级的“叫应”责任人在岗在位。同时,着力强化各类灾害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巡查值守、抢险救援、转移安置等各环节工作,对19个乡镇(街道)、重点成员单位、旅游景区景点、寺院开展督导检查,对全县40座水库、63座淤地坝、7座水电站进行了全面排查,共排查和复核地质灾害隐患点277处,发放“明白卡”547份,设立地质灾害警示标志159处,实施班彦西路、城区南北大街等9处路段排水防涝项目。同时,组织在建水利工程及重点乡镇、村社开展防汛演练266场次,参与人数6000余人次,群众防汛抢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明显提升。
——教育培训到位,安全文化进一步厚植。充分利用安全生产月有利时机,围绕当前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范等工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高频率、高密度、广覆盖宣传道路运输、城镇燃气、建筑施工等领域安全知识和防灾减灾、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基本常识,营造了安全宣传工作的良好氛围,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意识。同时,围绕“两单四表”、风险隐患识别、排查等工作组织安委会成员单位、政府有关部门、人民团体、企业经营单位等负责同志及业务人员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培训4期200余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万余份,微信推送安全知识230余条,入户安检宣讲7286户,全县干部职工、企业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和应对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编校:石成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