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政务要闻-- 互助新闻-- 正文
互助县筑牢地灾防范“四张网” 下好安全防御“一盘棋”
发布时间:2024-05-31 07:50:36        文章来源:        浏览:

近年来,互助县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好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发展理念,坚决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围绕“责任落实、隐患排查、应急演练、科普宣传”织密“防范网”,聚焦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统筹下好“一盘棋”。

——压实地灾防治责任,构筑“责任网”。今年以来,按照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求,多次召开冻融期、汛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会议,并对冻融期、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强化常态化研判。制定了《关于印发关于做好春季冻融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互助县2024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对各部门各阶段地质灾害防灾要点、具体责任再度做了细化。健全完善了县、乡镇(街道)、村、社四级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和行业部门监管责任,进一步明确了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职责,协调督促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构建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做好信息互通、会商研判和协调联动,形成防灾合力,做到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专人负责、任务明确、措施得力。

——加强地灾隐患排查,构筑“预警网”。为全力做好全县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县自然资源部门长期观测调查全县27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着重对集镇、学校、医院、寺庙、旅游景点、居住在高陡斜坡区和泥石流径流区等防范区域开展“地毯式”排查,科学配置地质灾害预警检测设备。目前,县自然资源部门联合省环境地质总队,对全县277个地质灾害点及群众切坡建房密集区域开展了“地毯式”排查260余次,出动车次80余次。全县设置监测预警点102处、监测设备681台,以强有力的措施,保证每个隐患点全部排查到位,对每个点的隐患情况开展专家研判,趋势预测,点位工作档案清楚,保证了地质灾害隐患研判的有效性。

——强化地灾应急演练,构筑“避险网”。坚持以“演”筑防、以“练”备战为目标,县自然资源局会同省环境地质总队技术人员,针对全县地质灾害易发的山沟区、矿区、学校、公路沿线、高陡边坡区、切坡建房区等,有针对性的开展地质灾害演练工作。近期,县自然资源局联合西山乡政府开展地质灾害演练,演练类型为山沟地质灾害避险演练,模拟当日因大暴雨导致西山乡杨徐村发生滑坡地质灾害,有群众被困,面对险情,相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开展群众转移安置和抢险救援工作。下一步,全县将树牢地质灾害防治“一盘棋”思想,积极发挥行业部门作用,联合乡镇、部门在重点区域陆续开展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确保临灾避险防得住、躲得掉,应急队伍拉得出、打得赢,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构筑“宣传网”。依托专业技术队伍、专家团队,制订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科普宣传计划,组织开展“进学校、进社区、进工地、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和业务培训,提升群众地质灾害防范知识知晓率,提高群众的防灾意识、应急避险能力。截至目前,结合“4.22”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等宣传节点,以“线上+线下”宣传方式,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活动15次,给辖区群众、乡镇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群众发放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手册7000余份,微信推送科普小知识20余次,制作科普动画视频2期,向重点乡镇下达“两卡一表”,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拓宽了思路,提升了能力,夯实了基础。


编校:李学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