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助县坚持把加快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作为提升服务“三农”水平的核心任务,从组织领导、体系建设和产品营销等方面入手,纵深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落实落地,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科学谋划,稳步推进综合改革。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供销社综合改革工作,成立了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供销联社等19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供销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制定了《互助县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严格按照《供销合作社章程》,健全了“社代会、理事会、监事会”三会制度,落实了编制、人员和工作费,配齐了领导班子,为顺利推进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综合施策,健全完善服务体系。持续加强“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三社建设,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面恢复重建了8个乡镇供销社,提升改造了10个乡镇供销社,建成和改造村级综合服务社263个,乡镇供销社和村级综合服务社覆盖率均达90%以上。围绕特色农业优势产业,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领办、创办、合办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专业合作社80个,组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3个、专业合作社示范社44个。
——强化营销,提升服务“三农”能力。充分发挥供销社农资服务的传统经营流通优势,创新农资、技术服务方式,建立农资服务营销网点54个、测土配方施肥中心12个。全力建设农产品产地市场,建立农畜产品产地批发交易市场、冷链加工配送中心等机构28家。积极开展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建立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中心18家。以社有企业、基层社和专业合作社为依托,采取土地托管的方式,积极开展耕、种、养、管、收、加、销等服务,累计托管土地3.5万亩。依托全国供销总社“供销e家”和省级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互联网+供销合作社”县级电子商务中心1个、乡镇村电子商务网点34个,入驻“扶贫832”商务平台4家。
——强化管理,全面理顺社企关系。成立了互助县供销联社社有资产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全面完成社有企业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强化供销社所属企业的政策协调、资产监管、改革发展、业绩考核等多项职能,统筹运营县域内供销合作社资源,界定明晰产权,实行社企分开、上下贯通、整体协调运转的双线运行机制,解决了基层社产权模糊、机制不活、管理不顺等问题。同时,社有企业、社属专业合作社均实行统一改造标准、统一店面标识、统一内部管理、统一经营模式、统一服务承诺,重塑了供销社的社会形象。
(编校:袁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