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国庆期间,互助县聚焦打造“彩虹故乡”名片,以创建安全、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为目标,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市场管理、服务提升、宣传营销等重点工作,旅游人气高涨,旅游市场火爆。
——旅游人气高涨。中秋、国庆前,我县提前谋划,及早宣传,多措并举,做足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涉旅行业规范管理、旅游旺季氛围营造、旅游品牌宣传营销、天气预报服务等“功课”,全力备战旅游黄金周,以充足的准备和宣传推介提前“圈粉”游客。“双节”期间,县内浓郁的土族风情、地道的农家美食、火爆的网红景点,受到广大游客热捧。据统计,全县共接待游客14.63万人次,同比增长450%,实现旅游收入3400万元,同比增长413%。其中,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4.4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15.94万元;北山景区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67.78万元;卓扎滩原生态旅游景区4630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3万元;油嘴湾生态文化景区1.2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5万元;昆仑奇幻城2.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45万元。
——旅游线路丰富。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文化资源优势,以“七彩互助研学之旅”“绝美秋景观赏之旅”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为契机,用心推出10条精品旅游线路,从体验浓郁土族风情的民俗游到感受最美风景的生态自驾游,从重拾田园野趣的乡村自驾游到传承红色基因的红色研学游,从特色美食游到欢乐亲子游,全力满足不同游客的出游需求,成为“双节”旅游亮点。特别是,按照北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高水平建设战略部署,积极打造“绝美北山”旅游品牌,重点对北山秋冬季特色观赏和沉浸式旅游,开展精准化、品牌化营销,宣传带动效果明显。期间,“十二盘”、浪士当等景点在中央媒体报道3期、省级媒体3期、市级媒体4期,发布各类短视频800余条,点击量突破5亿,极大地提升了景区知名度。
——旅游业态新颖。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精心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融合型新产品、新场景、新形式和新业态,让假日旅游更加有滋有味,更具活力与魅力。土族故土园景区彩虹部落土族园推出的“天佑德不夜城”灯光秀游乐项目纱幕表演、烟花瀑布、四大主题自贡花灯、非遗民间杂技表演、唐宫夜宴、梦幻西游巡游、大型篝火晚会等特色演出,在循环不断的精彩亮相中,点燃游客夜游热情。纳顿庄园、小庄、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推出的“团圆饭”“味蕾游”“宴席餐”热力十足,备受游客青睐。北山景区推出的“十二盘秋景”“北山公社”“红色街区”和集森林氧吧、个性民宿为一体的“森·泊”森林养生营地、“趣·野”研学基地吸引了大批游客体验沉浸式旅游。同时,昆仑奇幻城“昆仑神话仙女会”、卓扎滩村BA友谊篮球赛等多元化的旅游市场供给,也吸引了广大省内外游客参与体验,促进了文旅消费。
——旅游服务优质。积极发挥行业监管职能,组织县文体旅游、公安、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加强对全县旅行社、酒店、商超等涉旅行业虚假宣传等方面的监管,强化对涉旅购物场所的监管力度,采取重点购物场所派员蹲点值守等方式,确保了旅游市场和旅游购物场所规范稳定。组织公安、交通等部门靠前指挥,全力分流景区景点道路车辆,全力保障游客顺畅出游。同时,为广大游客营造干净舒适的旅游环境,建立健全了北山景区及公路沿线环境卫生整治联动机制,压紧压实了景区景点和相关乡镇、部门责任,采取随时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分工协作,全面整治“双节”期间景区景点及公路沿线环境卫生,坚决树好旅游形象。
——旅游环境安全。按照省市关于旅游旺季“环境大整治、服务大提升”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全面压实了县文体旅游、应急、市场监管和消防等相关部门责任,深入开展安全、餐饮、住宿、交通等“十大环境整治”行动,重点排查全县A级景区、星级饭店、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用火、用电、用气安全以及特种设备、消防设备维护保养情况,对发现问题做到了及时整改,确保了隐患排查整改到位。期间,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35人次,检查文化旅游企业13家次,未发现问题隐患。同时,严格落实假日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制度,扎实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全县旅游市场平稳有序,未发生旅游投诉事件。(编校:石成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