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助县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省市林草长制各项部署,全力培育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森林草原生态系统,探索开展多维度、多方位、多层级保护管理,全县林草长制成效更加凸显,森林草原资源总量稳定增长、质量稳步提升,县林草局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北山林场被评为全国林草系统先进集体。
——坚持数量与质量共进,高标准“增绿”。紧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结合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净美互助”等工作,严格按照“全域绿化与重点节点相结合、工程造林与义务植树相结合”的原则,高效推进塘川河流域东西两山绿化等重大生态工程,全力推进城市主干道、园林景观大道绿化项目,扎实开展春秋两季义务植树造林大会战,不断厚植绿色底蕴。2021年以来,累计完成义务植树394.79万株、国土绿化43.32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4.19%,为全省平均水平的5倍多。2022年,引进大众集团捐资1700万元实施公益造林6000亩,开创了全省引入社会捐赠资金开展国土绿化的先例。
——坚持治理与管护齐抓,高要求“护绿”。积极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林草资源保护管理制度,落实天然林管护人员845人、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人员656人、草原管护人员51人,认真做好165万亩天然林资源和89万亩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工作,坚决守住了“林草地”红线。建立健全县、乡(林场)、村三级森林草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制,持续抓好森林草原防火、湿地保护修复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作,严厉打击各类涉林涉草违法犯罪行为,林草资源保护和治理水平全面提高。
——坚持保护与利用协调,高质量“用绿”。坚定不移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之路,充分发挥林草长制作用,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育发展绿色产业等工作,依托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门峡湿地公园、油嘴湾花海农庄等生态旅游基地,大力发展宜居宜游产业,持续加大祁连圆柏、青海云杉、油松、柠条等林木良种培育,努力增加生态、绿色、优质林产品供给,推动“林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了经济优势。2021年以来,全县接待乡村旅游游客270.32万人次,收入达13.01亿元。
——坚持改革与发展并举,高水平“活绿”。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和基地试点建设,积极探索新管理体制机制下的国有林场保护发展模式,曹家堡规模化林场在全省新建林场中率先获批成立,为守护好机场周边绿化成果奠定了坚实基础。不断完善林草长制考核机制,严格落实林草长制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责任制,充分发挥了考核评估“指挥棒”作用,倒逼了各级林草长主动担当、争先进位,林草资源管护机制更加顺畅、成效更加明显。
编校:孙林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