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来,互助县主动融入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战略,紧紧围绕打造“七彩农业”名片、建设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目标,以“夏季攻坚”行动为抓手,抢抓农时,强化服务,深入实施种子强农、品牌富农、质量兴农、服务惠农“四大工程”,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全力以赴提质量、强品牌、扩输出、优服务,扎实推进农牧业生产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了农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持续增收。
——全力实施“种子强农”工程,农牧产业基础不断稳固。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加快推进“四万双百”工程建设,建立小麦种子生产基地2.2万亩、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4.3万亩、杂交油菜区域化制种基地2万亩、蚕豆制种基地1.5万亩,制种规模持续稳定,各类作物良种化率达98%。大力发展草莓、蔬菜育苗产业,培育优质草莓苗1000万株,工厂化培育各类蔬菜苗1200万株;持续加强畜禽保种改良,改良牛4335头、猪1.75万胎,推广良种鸡4.2万羽,良种带动产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同时,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质量专项整治行动,深入实施高标准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土地平整、灌渠维修、养殖场(户)标准化改造等项目,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和提升。
——全力实施“品牌富农”工程,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深入实施农牧业品牌发展战略,及时组建县特色品牌打造办公室,5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农产品正在认证,3万亩马铃薯、5万亩油菜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有序推进,“两品一标”农产品占有率达60%,标准入户率达80%,互丰杂交油菜、高原夏菜、互助八眉猪、葱花土鸡等“互字牌”农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充分依托全国第一个乡村振兴观察点、《中国推介》数商兴农等平台,全方位宣传推介互助优势农畜产品,冷凉蔬菜、八眉猪肉等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远销广东、江苏、香港等地,上半年输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5.8万吨,销售额达3.5亿元。
——全力实施“质量兴农”工程,农畜产品品质不断提高。始终把绿色有机理念融入农畜产品生产全过程,加强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稳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行动,建立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示范田37.2万亩,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增产增效技术,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减少30%、20%以上,严格落实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制度,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顺利通过省市“双认证”,产地、产品“两个安全”更有保障。
——全力实施“服务惠农”工程,农牧生产保障不断增强。严格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动员837名各级干部开展千名干部下乡活动,召开政策宣讲会议680余次、走访群众2.1万余次、检修农机具6.9万台(套),发放中央及省级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123万元,办成实事400余件。严格落实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工作制度,安排4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养殖场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600余次,受益群众达3.2万人次。同时,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了解掌握暴雨、冰雹和病虫害等灾害,通过微信群、短信、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发布预警信息和防范措施,指导农民群众提早做好防御准备,做到预警信息到户、防御措施到田。上半年,发布病虫情预测预报信息5期、极端天气预警防范信息7条,开展防雹作业40次。
编校:蒋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