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政务要闻-- 互助新闻-- 正文
互助县“342”工作法全力落实防范中小学生溺水工作
发布时间:2023-06-19 15:37:21        文章来源:        浏览:

近期,互助县针对夏季人员流动性大、极端天气频发、安全事故多发的特点,严格落实省市相关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紧密结合县情实际,精心安排部署,切实加强防范中小学生溺水工作,有效预防学生溺水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共同守护全县广大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

——完善“三项”制度,压实各方责任。组织召开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对全县学生防溺水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进一步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完善联席会议制度。教育部门主动作为,积极联系成员单位召开学生安全工作会议,紧盯中小学生上学、放学和周末、节假日等关键时间节点,分析研判学生安全工作形势,研究解决学生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完善包保责任制度。健全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乡镇(街道)村(社区)属地责任、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学校管理责任,全面落实家长主体责任,织密扎牢责任网络,确保专人专责,各负其责。完善预警提醒制度。紧盯暑期学生安全防范重点难点问题,及时启动暑期学生安全联防预警“叫应机制”,气象、应急、水利等部门及时播报预警信息,提醒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各学校及时采取应对防范措施,避免极端天气引发学生安全事故。

——紧盯“四个”环节,全面消除隐患。严格落实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主体责任,坚决做到排查在先、整改在先、防控在先、消除隐患在先,实现隐患排查整治和风险防范“全覆盖”“零容忍”。抓排查。各乡镇(街道)积极动员组织村(社区)党员干部、村(居)民代表等人员,紧盯出行高峰时段,加强对河道、积水坑等重点部位的排查;水利、农业部门强化河湖长指挥平台监管,加强值班值守,常态化开展河道、水库、农田灌溉设施等安全隐患的大排查;住建、交通等部门加强项目施工监管,及时排查施工单位回填危险水池、水坑、水塘等情况。抓整治。各乡镇(街道)及水利、农业农村、文体旅游、住建等行业部门对水利设施、农业灌溉设施、景区景点水上游乐设施、项目工地危险水池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逐一评估风险等级,精准建立整治清单,限期整改,消除隐患,并加强常态化安全监管。抓应急处置。水利、农业部门合力推进“四个一”建设(一个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一根救生杆),确保相关应急救援设备实现全覆盖。公安、应急等部门进一步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完善溺水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抓督导检查。县委县政府督查室会同教育部门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学生防溺水、交通、食品、防火等安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督导检查,对因履行职责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措施不规范等问题引发学生安全事故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问责。

——深化“两种”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把强化中小学生防溺水宣传教育当作落实好学生防溺水工作的重要手段。创新形式抓宣传。宣传部门高频次播放预防溺水安全教育宣传片及公益广告,教育部门及各学校(幼儿园)通过召开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和家长会,向全体师生家长开展防溺水专题教育,各乡镇(街道)充分利用应急大喇叭、村社微信群等途径,持续推送预警信息和防范知识,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突出重点抓宣传。教育、民政、妇联、共青团发挥各自优势,紧盯残疾、留守、家庭困难、心理异常等重点学生群体,建立完善工作台账,开展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加强家校沟通,落实家长校外监护职责,全方位加强学生监管。


编校:石成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