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政务要闻-- 互助新闻-- 正文
互助县深入推进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创建工作
发布时间:2023-05-17 09:42:43        文章来源:        浏览:

近年来,互助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市老龄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工作目标,通过构建“预防、治疗、照护”三位一体服务模式,不断发掘医疗机构应对老年群体的服务潜力,医养结合工作不断深入,稳步推进全县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县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479家(医养结合机构1家),编制床位1453张,每千人占有床位3.6张;有养老机构3家,开放养老床位820张,其中康复护理床位300张,平时入住460人左右,入住率56%。

——注重预防保健,扎实开展上门医疗卫生服务。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老年失能预防干预、老年心理关爱、老年营养改善等行动,以“全国老年健康宣传周”“敬老月”等主题活动为契机,广泛宣传普及健康科学知识,严格落实基层医疗机构与居家老人签约服务制度,签订了65岁以上常住老人家庭医生服务协议2.7万份,签约率达92.8%;开展健康体检2.56万人,实施健康管理2.51万人,开展中藏医养生保健等服务2.5万人。同时,不断加强老年人常见病管理。2022年,全县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达96.39%,Ⅱ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达97.3%,慢阻肺和肺心病患者管理率79.4%,风湿和类风湿患者管理率83.6%。

——改善就医环境,积极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坚持普遍性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协同发展,进一步完善无障碍设施,开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设立雷锋志愿岗,营造敬老爱老浓厚氛围,建立健全老年医学科和“医养结合型”民营医疗服务机构,为就诊老年人提供温馨便利的就医环境。2020年,恒生康复护理院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授予“敬老文明号”称号;2023年,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经自评和县、市、省级卫生健康部门逐级审核评估,被评定为“青海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坚持医养融合,积极拓展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建成了集医养服务于一体的恒生康复护理院,年门诊3200余人次,住院700余人次,并与县内三家养老机构签订服务合作协议、与县人民医院建立医疗合作关系,设立了医疗—康复护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被确定为国家安宁疗护试点机构。2023年4月,县中医院建成并投用了面积4864平方米的康养护理中心,设置床位80张,依托医院中医药特色和医疗资源优势,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核心,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健康管理+老年康复+老年活动”五大服务模块以及“互联网+护理服务”居家健康养老模式,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质的健康养老服务。

——强化人才培养,夯实医养结合人才基础。针对老年医护专业人才不足的现状,各医疗机构通过“请进来、派出去”、积极参加国家人才培训项目、抽调医护专业人员集中培训等方式,大力培养老年医护专业人才。2021年至2022年,全县4家医疗机构两批次安排6人参加了国家安宁疗护试点地区人才能力提升网络培训,3人参加了全国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网络培训。目前,全县医养结合服务岗位有医生23名、护士40名、养老护理员55名、评估师4名、营养师2名、心理咨询师5名。

——提升防治效力,创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与全民健身运动有机结合,深入贯彻国家全民健身战略,不断改善体育基础设施,精心举办体育赛事,持续发展体育健身产业,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控宣传教育,持续规范慢病筛查管理,有效降低了老年群体慢性病发病率,不断提高全县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水平。2011年,成功创建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017年,顺利通过国家复审;2022年,荣获“第一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称号。


(供稿单位:县卫健局  编校:石成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