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互助县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八大行动和“春风暖心”行动,统筹推进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全县脱贫成果持续巩固,振兴步伐全面加快。
——聚焦兜底保障,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要求,持续强化控辍保学、医疗帮扶、安全住房、人畜饮水等政策落实和工作衔接。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03%;低收入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应签尽签,脱贫人口四种慢性病签约率、履约率均达100%;扎实开展农牧区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改造存在安全隐患的住房63户,不安全住房实现动态清零;安排资金2391万元实施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5项,全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56%、供水保证率达97.38%、水质达标率达100%,未出现季节性或长期缺水、断水问题;安排资金1.56亿元实施道路病害整治、提档升级等项目10项,有效改善道路通行条件。严格落实“2411”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通过“农户申报、数据比对、月度排查、集中排查”的方式,全覆盖排查群众存在的返贫致贫风险,及时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2户7人纳入监测范围,做到了“应纳尽纳、不漏一户”。
——聚焦项目建设,振兴步伐全面加快。主动对标国家和省上财政衔接资金投向,扎实高效推进财政衔接资金项目谋划建设工作,按照“乡镇部门主动申报、县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初审、县委县政府专题会议审查、县领导小组会议审定”的方式,提前谋划、确定一批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补短板等项目,充实有效衔接项目库,条件成熟项目提前启动前期工作,为资金到位后立即实施奠定了基础。大力倡导项目要素保障“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要事快办”工作法,开通衔接资金项目绿色通道,尽最大限度缩短审批审查周期,有效提升了项目建设效率。今年以来,下达中央财政衔接资金17011万元,安排项目53项,已开工52项;近期下达省级街接资金6860万元,计划安排项目13项。
——聚焦特色农业,产业带动更加明显。紧密结合春播生产,广泛宣传耕地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农户应种尽种,持续巩固撂荒地整治“清零”成果;强化耕地用途管制,整治“非粮化”耕地3981亩,切实做到了“非粮化”问题只减不增,牢牢守住了耕地保护红线;加快中低产田改造,争取高标准农田项目1.3万亩,全县耕地稳粮保供能力持续升。扎实推进春耕生产,供应各类良种15000余吨,销售化肥农药6500吨,完成各类农作物播种96.3万亩,建立优势作物万亩示范基地4个、特色作物百亩示范田2处。全力加快种业发展,建立特色优势农作物制繁种基地7万亩,县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已完成各类蔬菜育苗600万株,各类种植经营主体培育长白葱种苗达1500亩10亿株以上,均能满足全县农民蔬菜种植需求。
编校:蒋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