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互助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把全面推行林(草)长制作为牢记“国之大者”、践行“两山”理念的保护工程、发展工程、民生工程,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决有力推进林(草)长制落实落细,持续加强森林草原湿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北山林场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林草系统先进集体”,县林草局被评为“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县森防站被评为先进国家级林业有害生物中心测报点,互助曹家堡林场获批筹建。
——坚持高站位推进强责任。牢牢扛起保护发展林草湿地资源政治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设立县、乡镇街道(国有林场)、村三级林(草)长364名,健全以林(草)长制考核办法及会议、巡查、督办、信息通报制度为主的“1+4”管护制度体系,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任总林(草)长的“双林(草)长”工作机制和覆盖全域的县乡村三级林(草)长责任体系全面建立。县总林(草)长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签发总林(草)长令2次,带头深入林区、湿地查问题、找短板、促整改,带动各级林(草)长和成员单位负责人开展巡林、督导1.58万次,全面构建起了“党政同责、属地管理、部门协同、全域覆盖”的林草湿地资源保护机制。
——坚持高标准建设扩规模。紧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严格按照“全域绿化与重点节点相结合、工程造林与义务植树相结合”原则,投资9300余万元高标准推进南门峡湿地公园、塘川河流域东西两山绿化等重大生态工程,扎实开展义务植树造林大会战,完成义务植树234万株、国土绿化17.8万亩,大众集团捐赠1700万元造林6000亩,开创了全省社会捐资绿化工作先河,互助县森林覆盖率达44.19%、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56.9%、湿地公园湿地率达81.57%,林草湿地资源总量稳定增长、质量稳步提升。
——坚持高水平管护提质量。按管护区域和范围将林草湿地资源划分为336个网格,落实管护员1561名,分区分片负责165万亩天然林、89万亩公益林管护任务,实现了“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坚持全面推行林(草)长制同森林草原防灭火、有害生物防治等工作一体推进,查处非法改变林草地用途、野外违规用火等行为13起,全年未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圆满完成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四率”指标任务。积极开展濒危野生动物收容救护,救治猫头鹰、白尾鹞等野生动物22起,“一树一策”保护修复古树名木53株,雪豹、黑鹳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频繁在北山、南门峡林区出现,全县野生植物种类达1159种,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多样性持续提升。
——坚持高频次宣传聚共识。依托“世界环境日”“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等重要节点,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宣传《森林法》《草原法》《湿地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印发政策汇编600册、宣传资料6000余份,在重点区域设置林(草)长公示牌84块,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人人都是管护员、人人都是监督员”的管护机制持续完善,“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逐步成为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编校:孙林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