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互助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服务就业为宗旨,坚持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就业创业相结合,实现职业教育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全县职业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县职业技术学校先后荣获“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指导先进学校”“全国高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称号,成为了全省中等职业教育的窗口学校。
——优化顶层设计,完善教育机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消除贫困、促进就业、增收致富的民生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部署职业教育发展工作,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出台了《互助县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等文件,建立了“政府统筹、教育主抓、部门配合、各负其责”的职业教育机制,为推动全县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加大政府投入,筑牢发展基础。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入职业教育发展资金6.3亿元,建成勤业楼、修业楼等8幢教学实训楼123个实训室3200个实训工位,以引企入校和自建企业方式,建成了职校幼儿园、乐业酒店、乐业汽贸等12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并与青海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威远生态度假村、青海汉尧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无锡熙盛源餐饮有限公司等省内外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建成26个校外实训基地,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坚持创新发展,抓好职教改革。依托“1+X”证书试点工作,持续深化“车间与教室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作品与产品合一、育人与创收合一”,达到学校得利、企业得利、学生得利的“五合一·三得利”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成为省内中职学校学习的典范。积极推广“教育+产业+就业”发展模式,先后与省内外30余家企业签订用人合同,特别是2021年,借助东西部协作契机,县职校与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签订合作协议,为两地在技术人才培养、就业创业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
——推进普职融合,实现学技双赢。坚持把职业教育置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同等位置,通过政策宣传、实地观摩、入户动员等方式,让家长和学生对职教招生、学习、就业等有了更全面、立体的认识,思想观念实现了由“升学导向”到“就业导向”的转变,形成了全社会信任职业教育、认可职业人才的良好局面。同时,创新开设“普职融合班”,推进技能和学历双提升,进一步打通了中职学生手艺锤炼、学历提升、造血赋能的专业渠道,招生人数在原有基础上逐年递增,2021年招收学生近1300人,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强化按需培养,助力乡村振兴。紧紧围绕打造“五张名片”、创建“五个示范区”的部署要求,按照“依托产业办专业、依托专业育人才”的工作思路,重点围绕餐饮、民宿、乡村旅游、特色美食加工、焊机加工等领域,开展每年400人次的政府补贴技能提升培训,努力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打造了一支管理规范、服务优质、诚实守信的劳务队伍,为乡村人才振兴、产业振兴和组织振兴培育了后备力量。2020年以来,累计培训家政服务、种养殖等技能型农民达2.6万人次,研发推广以“七样干果、七色果盘、七种面点、七彩拼盘、七盘凉菜、七道热菜、七彩互助”为特色的“七彩”家宴,受到了广大食客的一致好评。
(供稿单位:县教育局 编校:包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