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政务要闻-- 互助新闻-- 正文
互助县多措并举全力做好教育扶贫工作
发布时间:2019-07-30 00:00:00        文章来源:        浏览:

近年来,互助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为目标,在强化力量、提升水平、优化环境、健全机制、创新模式上出重拳,教育扶贫工作有了显著成效。

——教育脱贫基础不断夯实。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实施精准扶贫的战略目标,落实“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总体部署,以实现118个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为主要任务,建立“双组长”责任制,把教育扶贫摆在全县“十大行业扶贫”的重要位置,制定《互助县教育脱贫攻坚行动计划》《互助县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厘清思路,精准施策,打出了“智力扶智、爱心扶志、职教扶贫”的组合拳,多措并举,推进教育优质、高质发展,为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筑牢了坚实的基础。

——“控辍保学”任务全面落实。把贫困家庭无辍学学生作为教育脱贫攻坚的底线要求,常态化排查贫困家庭学生就学情况,建立了疑似辍学学生台账、辍学学生劝返台账,实现了动态管理。联合民宗、公安、司法、扶贫等部门开展控辍保学“清零”春风行动,全面解决好未成年人入寺、早婚、务工等问题,确保辍学学生及时劝返处置。同时,细化了“六凡必一律”和“四不办理”“控辍保学”联控联保工作举措,落实“六长”负责制,形成了依法控辍一批、行政控辍一批、扶贫控辍一批、质量控辍一批和情感控辍一批的工作新机制。截止目前,全县1692名有户籍无学籍学生全部建立了学籍档案,4593名小升初学生核减率达100%,学籍库94名疑似失辍学学生全部劝返复学。

——教育脱贫环境持续优化。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改善办学条件。近年来,共实施学前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全面改薄”、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等教育扶贫项目217个,完成投资6.33亿元,逐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缩小城乡校际间办学差距,集中消除了“大班额”“大通铺”“明火取暖”“有新校舍无新校园”等突出问题。同时,持续加大乡村学校信息化建设力度,先后投资1.2亿元,为全县中小学配备了电子白板、多媒体等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建立计算机网络教室145个,配备数字资源设备139个,安装“班班通”设备1363套,实现了教育经费投入“三个增长”。

——贫困学生资助全面覆盖。针对精准资助“如何定级、如何保真、如何监管”三大难题,各级领导、各部门深入基层、走村入户,全面排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建立动态资料数据库,通过国家资助、社会资助等多种渠道,全面落实“减、免、奖、惩、补”扶持政策,构建了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精准资助体系。积极落实15年免费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和贫困家庭大学生、中高职学生资助等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全县15年免费教育,贫困家庭大学生、中高职学生资助覆盖率均达100%,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现全覆盖。同时,巧借东西部扶贫协作有力契机,大力引进无锡市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累计为506名贫困家庭学生发放助学金150余万元,助力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职业教育优势不断凸显。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在巩固学前教育、烹饪技术等原有优势专业的基础上,拓展增设旅游服务、高铁服务等11个中高职对接专业,形成了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并举、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相融合的办学格局。依托省内外知名企业,引企进校共建实训平台,开展现代学徒学制试点,建成乐业酒店等8个生产性实训基地,为贫困户子女提升专业技能、增加实训机会提供便利条件。创新“五合一、三得利”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精准对接贫困家庭“两后生”培训需求,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有效提升了贫困家庭学生脱贫致富的能力。健全中职资助体系,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积极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逐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面,2017年以来,累计发放各类资助金1907.5万元。

编校:马毓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