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政务要闻-- 互助新闻-- 正文
互助县四举措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
发布时间:2019-07-29 00:00:00        文章来源:        浏览:

近年来,互助县按照国家退耕还林重大战略部署,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加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管理逐渐步入规范化、程序化、优质化轨道,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深受群众的欢迎和拥护。截至目前,全县现有林业用地327.7万亩,活立木蓄积量655.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2.34%。

——坚持高位推动,落实工作责任。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负责的退耕还林工程领导小组,每年召开全县退耕还林工作专题会议,县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定目标责任书,将退耕还林纳入任期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县、乡、村、户层层签订责任书,县、乡领导分片包干进行督促检查,指导工作。为防止弄虚作假和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发生,对任务数、完成数、粮款补助等内容进行张榜公布,确保国家补助政策到村到户,工程质量不断提高,保证了退耕还林任务的顺利完成。全县第一轮和新一轮退耕还林中央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达10.35亿元,退耕农户户均获得补助6547.8元,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约占退耕农户人均纯收入的8%,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精心规划设计,严格兑现政策。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步推进、远近结合、综合整治”的原则,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妥善布局,聘请资质单位,精心规划设计,严格执行政策。目前,我县第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退耕还林55.78万亩, 其中退耕还林地造林15.52万亩、周边荒山造林34.26万亩、封山育林6万亩,工程涉及全县19个乡镇147个行政村493个社3.6万户农户,累计发放退耕还林补助资金9.63亿元,其中粮款补助9.14亿元、生活补助4897.4万元、苗木补助费2488.9万元。新一轮退耕还林于2015年开始实施,下达退耕还林任务7万亩,涉及全县13个乡镇81个村288个小班14066户农户,2016年下达任务2万亩,涉及9个乡镇29个村135个小班13975户农户,累计发放生活补助7200万元,苗木补助2700万元。

——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程质量。为落实退耕还林责任,保障退耕农户利益,确保退耕还林质量和进度,由农户申报、乡镇核实、林草部门进行设计,并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在工程建设中,让村民参与施工质量的监督,确保群众对工程建设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充分调动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特别在造林期间,成立督查组深入造林现场,加强技术指导,确保退耕还林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同时,加大项目建成后的管护力度,按照“工程建设与管护同步走”的管理方针,建立项目后期管护责任制,按照“谁受益、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别,落实了管护责任。

——加强工程管理,完善长效机制。在退讲还林工程管理上,制定出台了《互助县退耕还林工程林权证发放管理工作方案》《互助县2015年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营造林县级自查验收工作方案》《互助县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发放实施方案》等配套措施文件,完善退耕还林政府负责制、施工合同制、质量督查制、工程监理制、种苗采购供需对接制、过失责任追究制、补助资金“一卡通”直达制等工程建设管理制度,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程序不断规范。

(编校:李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