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政务要闻-- 互助新闻-- 正文
一封来自玉树的感谢信
发布时间:2019-08-23 00:00:00        文章来源:        浏览:

青南八百云间路支教兴学见真情

——玉树州第三民族高级中学支教兴学之路

岁月已逝,山川仍在。在玉树州、称多县各级部门的关怀中,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尤其是在互助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在互助县支教教师的敬业奉献中,玉树三高已经走过了四年的非凡历程。回顾玉树三高四年来的逐步发展,互助县支教教师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已成为玉树三高校风中最为闪亮的精神,绵延不息,成为了每一个玉树三高人学习和发扬的重要品质。

玉树州第三高级中学建校于2015年9月,是在玉树州各级政府及称多人民的大力支持和高度关注下建立起来的一所新学校。学校零基础办学硬件设施极度简陋,但更紧要的问题是学校师资极度短缺。全校除藏文老师外,其它科目的教师几乎为空白。如何让学校正常运转就成了各级领导的当务之急。

面对窘境,玉树州委州人民政府,州教育局及称多县委县人民政府和教育局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高瞻远瞩的做出了支教办学的决策:先后到互助、大通从几百名教师中遴选出了34名优秀教师(其后仅从互助县借用支教教师),这才支撑起了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

2016年9月,青海省互助县支教团队一行26人在两地各级教育局协调下来到八百公里外的玉树州称多县玉树州第三民族高级中学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支教工作。支教团队到达玉树州第三民族中学后应约全员签订了为期三年的支教协议,开始了长达三年的支教生涯。互助县支教教师从此成为了玉树三高教育教学的主力军。大部分支教教师作为教师主力担任起学校高三教学工作。同时,支教教师深入学校校办、教务、教研、政教等各处室,在第一时间投身学校教学与管理,身体力行,尽全力为学校长期发展献言献策。对于一所新成立的学校来说,工作千头万绪,一切都要从零开始,管理尤为重要,而学校的管理需要依靠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运作,而各项制度的制定又要依靠互助县支教老师的参与,学校通过初稿到讨论完善再到成文经历了将近四年的时间,如今已制定出了既符合本校实际,又较为科学严谨的各项制度。在一系列学校制度完善工作中,互助县支教教师功不可没。

两年来上级政府为学校新招聘了36名在编教师,但新教师普遍存在教学经验缺乏,业务能力不强等诸多问题,学校为了长远打算,将解决这些问题的责任又义务的落在了支教老师的肩上。三年来,支教教师毫无怨言地做当地十多名年轻教师的引路人,每周保质保量开展教研活动,做好了传帮带的工作。在具体教研活动中,学校在支教教师建议下迅速成立了教研室,形成了以每周各学科听评课活动为主体的常规教研活动,确保教研活动每周保质保量进行。同时,支教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在学校学科建设和师生量化考核中身体力行、出谋划策。在支教老师们悉心培养下,而今已有一批新教师已迅速成长起来,他们将成为三高未来教学管理的中流砥柱。

对于一所还在社会上没有定位的学校而言,要想赢得社会的认可,最有说服力的是好的教学质量。

2018年高考成绩揭晓,玉树三高大获全胜:总均分名列全州第一,玉树州文科、理科状元双双花落玉树三高。

2019年高考成绩揭晓,玉树三高以不均衡招生背景下的较差生源取得了总均分全州第二的佳绩,再一次验证了玉树三高教学管理上取得的出色成就。学校社会声誉大幅度提升。

从地处称多县零起点办学的新高中到取得两届高考辉煌战绩的成熟高中,是互助县支教教师撑起了四年来两届高考的辉煌战绩,也是他们用敬业精神精准导航,为玉树三高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大多数支教教师都已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是家中的顶梁柱,但为了支持民族教育,他们毅然千里迢迢,义无反顾而来。三高坐落在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高原,高原反应导致支教教师们头晕,睡眠不好,长时间不能回家思情思乡的情愫三年来一道困扰着他们。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如今,26位互助县支教教师三年支教期满,即将要离开他们倾心奉献三年,书写辉煌三年的玉树三高了。

在此,特别感谢的是互助县的全体支教老师,你们舍小家顾大家的胸怀让人感动,你们不畏艰苦,任劳任怨的精神让人动容,你们严谨踏实,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让人难忘,你们留给三高的财富是无价的,三高人是不会忘记的,玉树人民也是不会忘记的。

感谢互助县县委、县政府,感谢互助县教育局,是你们解决困难为我们派出了那么多优秀的支教教师,为民族团结与民族教育帮扶做出了卓越贡献。感谢互助县对玉树州称多县长期以来的教育支援,你们用行动见证了人间真情,是你们的热情支援成就了今天的玉树三高。

称多县人民政府

2018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