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政务要闻-- 互助新闻-- 正文
多方联动 多点发力 以培训激活经济发展引擎
发布时间:2025-11-06 08:27:54        文章来源:        浏览:



互助县围绕培训经济发展推进培训从零散化规模化转型,构建成员单位+教学点+培训机构协同联动的运行机制截至目前,全县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 1093期,培训学员50369名,培训收入突破1336万元,形成了以培训赋能产业、以产业带动增收的发展格局,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成员单位主动担当,扛起培训“主责旗”28家成员单位中,11家率先结合职能打造特色培训项目,累计举办培训118期、覆盖学员8083名,实现培训收入597余万元,带动务工增收68余万元。县委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以党的理论为重点,以党史党建、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民族团结为特色的“1+1+4”培训模块,累计举办培训67期、覆盖学员4255名,培训收入455万元。县工会、就业局组织500余人参与2025西北地区家政服务业职工职业技能邀请赛之家政大讲堂,通过分享最新服务标准与创新技术,助力从业人员技能升级。县文体旅游局依托县域文旅资源打造康养+文旅培训品牌,开设土族盘绣非遗传承、乡村旅游运营管理、康养护理等培训4期,覆盖文旅从业者、返乡创业者378名,赋能文旅产业升级。县农业农村科技局聚焦乡村振兴与农业产业发展,开展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培训9期,覆盖农户、合作社成员350名;同时承办中组部、农业农村部联合举办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到村任职选调生培训班4期,400名学员参训,为三农发展与乡村振兴筑牢人才根基。县残联针对残疾人就业痛点,开展电子商务”“手工编织”“盲人按摩等适应性培训12期,覆盖残疾人群体230名,100余人通过培训进入帮扶企业就业或自主创业。

——教学点发挥优势,打造培训“实践窗”。52个现场教学点中,19家依托资源特色承接各类培训902批次,服务学员38231名(县外学员11386名,占比近30%),培训收入358余万元,直接带动560人就业,推动培训从课堂走向田间地头五十镇班彦村村史馆教学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为主题,打造观摩学习与实践体验一体化教学点,承接省内外培训班134批次、培训学员1.2万名;同步开展土族民俗文化研学活动,实现研学收入5.3万元、带动其他收入60万元,成为展示互助乡村振兴成果的样板间互助青绣产业基地教学点聚焦特色产业培育,开展农产品加工技术、品牌营销、电商运营等实践培训10批次,覆盖企业员工、合作社成员500余名,助力15家企业打通产销链路,培训收入7万元,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油嘴湾乡村旅游景区教学点乡村旅游运营为核心,开设景区管理、民宿服务、文旅产品开发等实践培训178批次,培训旅游从业者、返乡创业青年9240名;吸引省外文旅考察团12批次,同步开展亲子研学、团建活动,实现培训及研学收入95万元,激活乡村旅游发展活力。

——培训机构积极参与,激活市场“新动能”。10家规模以上培训机构中,6家主动融入县域培训经济发展,举办培训73期、服务学员4055名(县外培训占比37%),创收381余万元,市场化培训活力持续释放。互助现代家政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专注家政服务培训,开设母婴护理、养老护理、保洁服务等课程15期,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下岗职工1020名,98%学员通过学校推荐进入家政行业就业,培训收入94万元,填补县域高端家政人才缺口。海东市纳顿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聚焦文旅与非遗传承,开展土族盘绣、民族歌舞表演、乡村旅游导游等培训13期,覆盖文旅爱好者、返乡青年839名,培训收入142万元,推动非遗文化传承与就业融合。海东通世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专注电子商务和新媒体培训,开设直播带货、短视频运营、网店运营等课程9期,培训创业青年、传统商户690名,培训收入91万元,激活数字经济发展活力。



校:安真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