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标识码:6302230002 主办单位:互助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青公网安备 63022302000103号 备案号:青ICP备16000286号-1
索 引 号:hzxrmzfbgs/2022-00017 | 发文字号: |
发布机构:互助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文时效:是 |
主题分类:其他 | 发布日期:2022-02-28 |
县十八届人大二次
会议文件(十六)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2年2月24日在互助土族自治县第十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县 长 王国栋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亲自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6月再次亲临青海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全县上下倍感振奋、倍受鼓舞。一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县委各项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发展质量稳步提高。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7亿元,增长4.6%,经济总量领跑全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1亿元,增长7%,首次突破5亿元大关;规上工业增加值10.3亿元,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亿元,增长7.5%;全体居民、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1207元、13939元,增长9.1%、10.8%,两项收入位居全市首位,“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
坚定不移抓治理、重保护,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中央及省级环保督察反馈的222件信访件和19个问题通过省级验收销号。祁连山南麓互助片区14处重点矿山完成阶段性整治任务,85个问题图斑整治通过省级验收。投入县级资金1136万元改造生活垃圾填埋场6座、污水处理站22座,污染防治纵深推进,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4.4%,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省定标准。主动融入绿色海东“333”全域生态振兴工程,全面实行林草长制,完成义务植树159万株,绿化国土15.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67.8平方公里,台子哇麻、威远小庄被评为省级森林乡村,土乡儿女以实际行动守护了家乡的绿水青山。
坚定不移调结构、增动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建成农牧业项目78个,粮食、蔬菜产量分别占全市25%、21%,实现产值43.23亿元。整治撂荒地、“非粮化”耕地1.3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4.24万亩,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示范田40.45万亩,我县入围全国首批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名单。工业经济止跌回暖,昱青有机肥加工等8个项目建成投产,青稞食品加工等15个工业项目有序推进,完成一般性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24亿元。青稞酒产业振兴步伐明显加快,实现产值9.48亿元,增长26.1%。全省首个零碳经济服务中心挂牌运行,完成全省首笔碳指标期权交易。特色旅游势头强劲,扎龙沟景区综合服务区等9个项目基本建成,威远镇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五十班彦等5个村纳入文旅部 “脱贫攻坚·花儿最艳”精品线路景点,高水平承办青稞酒节、环湖赛互助赛段等大型文体旅游活动,实现旅游收入17.2亿元,增长20%。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补充、旅游业为支撑的县域绿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坚定不移补短板、强基础,城乡面貌持续改善。实施各类项目136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51亿元。宁互高速一期顺利通车,哈拉直沟河道治理、农村电网提升等工程全面完工,柏木峡水库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改造高压线路352公里、县乡道路171公里,新增农村天然气用户2017户,县城5G网络实现全覆盖。城市建设提质增效,民安南路等4条“断头路”全线贯通,碧桂园等19个房地产项目完成投资12亿元,改造棚户区1626套、老旧小区3个。严格落实街长制。深入推进“净美互助”行动,五峰、塘川美丽城镇项目基本建成,26个高原美丽乡村、2017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4000座农村户厕全面完工,打造加定扎隆沟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样板村10个,南门峡磨尔沟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称号,我县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坚定不移办实事、解民忧,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3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4.8%。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城镇新增就业1712人,转移城乡劳动力10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8.1亿元。学前教育普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职业教育特色鲜明,高考本科上线率达84.7%,创历史新高。县医院传染病科大楼基本建成,中医院医技楼和21家乡镇中医馆建成投用。县大剧院投入使用,文化产业营业性收入达9000万元,丹麻镇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互助籍运动员伊有花在第十一届全国残运会中荣获两枚金牌。投入财政衔接资金2.55亿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81个,五峰乡村振兴试点镇、10个乡村振兴试点村、3个乡村旅游试点村项目启动实施。发放各类保障资金2.11亿元,惠及群众10.8万人。五十班彦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成为央视首个乡村振兴观察点。
坚定不移促改革、扩开放,发展活力持续增强。“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实现“五级联动”,“跨省通办”走在全省前列。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企业开办时间压缩到3个工作日以内,新增市场主体2525家。盘活财政存量资金8.45亿元,化解政府性债务4.17亿元,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安全可控。综合医改工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积极开展招商引资,7个“青洽会”签约项目完成投资7.3亿元。威远镇行政管理体制、高寨“镇改街道”等重点改革扎实推进。
坚定不移守底线、保安全,社会大局持续稳定。疫情防控“三零”成果持续巩固,选派185名医疗人员驰援平安、西宁,用实际行动支持了全省抗疫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年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事故。扎实推进“平安互助”建设,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县公安局被公安部荣记庆祝建党100周年安保维稳工作专班集体一等功,荣获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绩突出集体和全国命案攻坚成绩突出集体称号。深入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县建设,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清欠农民工工资1.47亿元。五峰镇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林川司法所被评为全国模范司法所。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决执行县委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倾心竭力服务人民,及时解决了部分老旧小区不动产证办理难等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满意率均达100%。修订颁布《互助土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八五”普法全面启动,法治政府建设扎实推进。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 “三公”经费连续三年压减5%以上。全力支持国防动员、军民融合、群团组织、应急救援、广播电视、能源保障、通讯邮政等工作实现新发展,省驻县单位服务地方作出新贡献。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历程令人难忘。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省市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政协有效监督和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上下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宗教界和无党派人士,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指战员,以及无锡市新吴区、驻县各单位和所有关心支持参与互助发展的各级各界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敬意!
各位代表,知己不足而后进,望山远岐而前行。随着互助的高质量发展,一些困难和问题逐步凸显:农业产业链条短,支撑品牌打造不足;受能耗“双控”、土地供应、投资缩紧等因素叠加影响,重大项目较少,工业经济增长乏力;财政收入增长空间有限,刚性支出压力加大;高层次专业化人才相对缺乏,少数干部执行力、创新力不强,能力素质有待提高,等等。对此,我们将以最大的决心和力度尽快解决,绝不辜负全县人民的期盼!
二、2022年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全年工作意义特殊而重要。按照县委部署,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市委三届二次全会战略部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扬新青海精神和海东精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力打造彩虹故乡、七彩农业、土族盘绣、青稞美酒、互助家政“五张名片”,努力把互助建设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土族文化传承示范区、青稞产业振兴示范区、劳务经济发展示范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城镇新增就业17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次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县城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大通河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以上,塘川河等3条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Ⅲ类以上,节能减排降碳控制在省、市下达目标以内,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4万吨以上。
围绕上述思路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转型升级,全力打造动能充沛的绿色发展引擎。主动融入“四地”建设战略部署,聚力打造“五张名片”,加快建设“五个示范区”,努力走出一条生态友好、绿色低碳、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做强现代农业。主动融入全省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打造“七彩农业”名片,加快建设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扎实推进耕地“非粮化”“非农化”、撂荒地整治,稳定粮食和蔬菜生产。围绕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推进杂交油菜制种、马铃薯良种繁育、八眉猪种质资源利用、草莓种苗培育等种业振兴项目,打造1万亩供港菜薹生产基地,推广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示范田40万亩以上,改造旧温棚500栋,提升规模养殖场、家庭牧场45家以上。全力打造“七彩农业”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拓宽输出渠道,让更多特色农畜产品走进城市商场、端上百姓餐桌。
做优绿色工业。深度融入全省青稞产业振兴战略,积极申报“中国青稞酒之乡”,打造“青稞美酒”名片,加快建设青稞产业振兴示范区。深入实施青稞小镇、青稞酒陈化老熟等项目,谋划布局青稞种植体验、保健品开发等产业,力争青稞酒产量达1.8万吨以上、产值达10亿元以上,始终保持互助青稞酒在全国青稞酒行业的引领地位。发挥绿色产业园主阵地作用,实施投资7.5亿元的金泉沙棘饮料、天佑康中药饮片生产等18个项目,培育规上企业2家,认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以上,加快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
做靓文旅产业。抢抓全省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机遇,打造“彩虹故乡”名片,加快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深入实施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园、北山康养基地等10个文旅项目,提档升级卓扎滩、磨尔沟等乡村旅游景区,大力发展生态田园游、工业游、乡村游等多产融合的全域旅游,力争实现旅游总收入20亿元以上。落实青绣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打造“土族盘绣”名片,加快建设土族文化传承示范区。加强与省工美协会、艺校及无锡等单位和地区的合作,推动盘绣与苏绣等名绣融合发展,力争培训绣娘2000人次以上、销售额达3000万元以上,让盘绣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增收产业。
做活服务产业。深入推进家政兴农行动计划,打造“互助家政”名片,加快建设劳务经济发展示范区。扶持打造示范性家政服务公司3家、规范性家政服务公司5家以上,培育专业型家政服务人才200人以上、从业人员700人以上,规范化、职业化、标准化发展家政服务业,把“小手艺”培育成“大产业”,力争家政行业劳务收入达5.2亿元以上。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新建县级电商产业园1个、镇村级电商服务站30个,培育电商企业10家以上。深入挖掘消费潜力,规范运营纳顿风情街、恒信万汇城,支持发展集会经济、冰雪经济等新兴消费业态,培育限上企业2家以上,把更多消费释放在互助。
(二)注重固本强基,全力建设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样板。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之以恒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努力建设美丽宜居、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易致贫返贫人口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清查盘活脱贫攻坚期形成的各类资产,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到户产业,确保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扎实做好易地搬迁后续帮扶,完善安置区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增强脱贫户内生动力。深化产业、劳务、人才、科技等领域东西部协作,推动两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乡村建设,编制完成台子哇麻等20个村庄规划,重点抓好东沟美丽城镇、26个高原美丽乡村、10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让乡村建设更有“高度”。提档升级农村基础设施,开工建设威林威边公路,升级改造农村公路300公里以上,加快推进威远纳家等4个村污水管网、2000户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4000户“燃气下乡”工程及农村户厕改造项目。深入开展“净美互助”行动,持续抓好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让乡村管理更有“深度”。
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坚持以自治增活力,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等村民自治制度,强化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坚持以法治强保障,持续推动“枫桥经验”互助化,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坚持以德治扬正气,落实《海东市移风易俗促进条例》,培育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乡贤文化,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乡村成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三)坚持生态优先,全力绘制山清水秀的生态文明画卷。始终牢记“国之大者”重大要求,紧扣“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与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坚决整治突出问题。全面完成祁连山南麓互助片区14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巩固中央及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85个问题图斑整改成效,常态化做好后期管护,创建市级绿色矿山3座以上。完成城镇生活污水垃圾、省级环保督察和黄河流域体检专项行动反馈问题整改。严格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坚决整治各类生态环境损害问题。
深化污染防治攻坚。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严格落实建筑工地“8个100%”控尘措施,加快农村“煤改电”“煤改气”进程,持续改善县域空气质量。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和巡河湖制度,有序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重点抓好投资2.6亿元的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红崖子沟河河道治理等8个项目,确保出境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全面开展城乡垃圾治理行动,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偷倒乱倒等违法行为,有效管控土壤环境污染风险。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主动融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高质量推进湟水河流域规模化林场建设、塘川东西两山绿化等重大生态工程,扎实开展春秋两季义务植树,持续抓好城镇街区、单位庭院、县城裸露地块绿化,探索建立全域覆绿、城镇积绿、民众添绿的“三绿一体”模式,完成国土绿化16万亩以上。全面推行林草长制,着力提升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协同推进减排降碳。紧盯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机遇,摸清全县绿色低碳资源总量,高效运行青海零碳经济服务中心,加快实施总投资16亿元的集中式300兆瓦牧光互补、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着力打造高原“碳谷”。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有序推进建筑、交通等领域节能降碳,加快铁合金、水泥等行业绿色化改造,培育绿色工厂2家以上,让良好的生态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撑点。
(四)突出扩容提质,全力共建功能完善的美丽幸福城市。树牢“城市理念、海东意识”,强化城市风貌管控,着力优化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功能品质,全面提升城市能级。
高位谋划城市布局。科学划定“三区三线”,全面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加快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监督信息系统,加强规划动态监管和跟踪监测,严格执行规划审批制度,强化城市空间品质和城镇风貌建设管控,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全面优化城市形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通寺壕子路等断头路,建设升阁巷、大寺路等城市道路,抓好吐谷浑大道管网改造。加快推进中房文昌苑、紫荆公馆等13个房地产项目,改造棚户区200套、老旧楼院20个以上,力争完成投资18亿元以上。加强文化街区保护,实施投资5700万元的佑宁文化体育公园、文昌庙改造提升工程,构建独具互助特色、服务功能完善的城市形态。
精细推进城市管理。聚焦新一轮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积极推进“智慧城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环卫保洁和市政设施维护市场化运作,开工建设县城第二生活垃圾填埋场,建成停车场2处、公厕4座,扎实开展违停违建、占道经营、户外广告等专项整治,美化特色节点,亮化街区夜景,净化城区环境,激发市民主人翁意识,让城市更有活力、更有品位、更有温度。
(五)顺应民生期盼,全力创造幸福和乐的百姓甜美生活。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兜牢民生底线,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促进更高质量就业。严格落实稳就业各项政策,完善向外输出、就近输转相结合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帮扶,加强民族餐饮、装饰装潢、演艺服务等特色工匠和技能人才培育,培训城乡劳动力4000人以上。强化就业服务保障,维护好网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兴就业群体的合法权益。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开工建设东新区完全小学,实施投资7640万元的台子菜滩幼儿园、普通高中基础设施完善等7个项目,夯实教育发展基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培养更多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力争高考本科一段上线率保持在70%以上。持续巩固“双减”成果,让孩子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织密社会保障网络。完善城乡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成哈拉直沟师家、东沟曹家2个农村幸福院,加快投用殡仪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和佑宁老年养护院。规范公租房运营管理,保障弱势群体住房需求。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用社保高线托举百姓幸福底线。
守护各族群众健康。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加快推进全人群疫苗接种工作,巩固疫情防控“三零”成果。谋划实施投资8000万元的县医院东新区分院、县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项目,健全完善城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加强传染病监测和应急保障体系建设,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全面落实《海东市河湟文化保护条例》,加强土族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承,谋划实施长城文化公园、黄河农耕文化博物馆等项目,抓好博物馆、图书馆展陈工作,培树 “丹麻安召” “五峰舞狮”“东沟馍馍”等“一乡一品”文化品牌,举办花儿艺术节、“二月二”等节庆活动,加大文艺创作力度,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走出去。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办好环城赛、农牧民篮球赛等群众性体育赛事,命名特色体育村镇5个以上,全力创建全国体育模范县。
(六)聚力改革创新,全力厚植充满活力的投资兴业沃土。坚持把改革、开放、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大力实施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战略,为县域经济发展添活力、增动力、聚合力。
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减税降费和助企纾困政策,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确保市场主体增长10%以上。严格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推动更多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跨省通办,最大限度为群众、企业办事提供便利。
有序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完善促进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发展政策体系。稳步推进事业单位职级晋升改革,完成乡镇机构改革和高寨“镇改街道”工作。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实施集体林权、供销、水权等领域改革,释放更多老百姓看得见、得实惠的改革红利。
不断提升开放合作水平。精准开展专业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推动一批高新轻优项目落户互助,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15%以上。抢抓公铁联运南亚班列开通有利契机,探索开展跨境电商业务,落实外贸企业帮扶政策,培育外贸企业1家以上。深化与青海民族大学的文旅交流合作,支持特色民族歌舞赴外演出,讲好互助故事,传播互助声音,展示互助形象。
(七)狠抓综合治理,全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积极融入全省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深化“平安互助”“法治互助”“和谐互助”建设,确保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
筑牢民族团结基石。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行动,打造“社区石榴籽家园”服务平台,推进北山景区等4处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工程,巩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成果,促进各民族团结互助、和谐共荣。实施投资5500万元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村道整治、产业发展等项目,夯实民族地区发展基础。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推进“八五”普法,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加大农民工工资清欠力度,依法推进东润国际、古城度假村项目破产重整,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全力抓好道路交通、工矿商贸、食品药品、城镇燃气等重点行业安全监管。全面完成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强化政府债务、金融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坚决守住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十一个底线”。
各位代表!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今年,我们将更加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把群众的心头难事、民生要事、身边小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同时,我们还将一如既往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国防动员等工作,巩固和促进军政军民团结,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抓好气象地震、外事侨务、档案志史等工作。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面对时代的呼唤、发展的重任、人民的厚望,我们将更加勤勉敬业、务实担当,一步一个脚印将奋斗目标变为现实。
坚持永葆忠诚不动摇。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政府的“忠诚指数”换取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数”。
坚持依法行政不松劲。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全面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以政府的“法治指数”提升社会的“公平指数”。
坚持担当实干不畏难。始终把抓落实作为工作的“主旋律”,树牢“有解”思维,做到目标任务、工作标准、时限要求、责任主体“四个明确”,说了就算、定了就干,不打折扣、坚决执行,以政府的“辛苦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坚持严守底线不含糊。严肃财经纪律,持续压缩“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的资金更多用于发展和民生。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不正之风,以政府的“清廉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指数”。
各位代表!蓝图承载期盼,奋斗成就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以虎虎生威的雄风、生龙活虎的干劲、气吞万里如虎的精神,奋力谱写互助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名 词 解 释
1.两个确立: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2.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3.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4.三区三线:根据城镇空间、农业空间、生态空间三种类型的空间,分别对应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
5.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6.跨省通办:通过政务服务统一平台实现部分省份之间无障碍沟通办件的政务服务模式。
7.“四地”建设: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提出,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8.“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
9.“三个最大”省情定位: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10.建筑工地“8个100%”控尘措施:施工现场围挡率、物料堆放覆盖率、地面硬化率、出入口车辆冲洗率、湿法作业率、运输车辆密闭率、监控安装联网率、工地内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检测达标率均达100%。
11.疫情防控“三零”成果:疫情防控取得“零输入、零感染、零报告”成果。
12.绿色海东“333”全域生态振兴工程:即围绕达坂山、青沙山、积石山开展林草植被保护,沿黄河、湟水河、大通河开展两岸生态修复,围绕湟水流域大峡、小峡、老鸦峡开展自然风貌绿化和乐都、平安、河湟新区三个核心区开展城区绿化。
13.十一个底线:海东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要聚焦底线思维、稳固发展环境,牢牢守住生态环保底线、政府债务底线、耕地保护底线、脱贫成果底线、公共卫生底线、安全生产底线、防汛防灾底线、和谐稳定底线、经济发展底线、财经纪律底线和廉洁自律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