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hzxrmzfbgs/2022-00109  发文字号:
 发布机构:互助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文时效:
 主题分类:其他  发布日期:2022-08-29
互政办〔2022〕83号: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互助县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部门联动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浏览:[]次

互政办〔2022〕83号


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转发互助县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

部门联动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高寨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土族故土园景区管委会,绿色产业园管委会综合部,各科级事业单位,省驻县各单位,各人民团体:

县气象局拟定的《互助县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部门联动机制实施方案》已经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8月26日


互助县以气象灾害预警为

先导的部门联动机制实施方案


为深刻汲取郑州市“7·20”特大暴雨、大通县“8·18”山洪灾害等灾害教训,进一步健全气象灾害预警部门联动机制,提升全县气象灾害防御能力,推动全县气象灾害应急联动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青海省气象灾害条例》《青海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县情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气象工作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气象灾害预警部门联动机制建设的工作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最大限度减轻和避免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影响作为防灾减灾救灾气象服务的最高目标,进一步健全气象灾害预警部门联动机制,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二、工作目标

积极构建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按照“早、准、快、广、实”的要求,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转化为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行动指南,聚焦极端灾害性天气和关键影响区域,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从信息共享、预警会商、协同调度、应急处置等方面建立全链条的联动机制,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部门协调联动和会商制度,提升多部门协同作战能力,形成气象防灾减灾合力。充分发挥县减灾委员会的指挥协调作用,实现监测预警、灾前防御、应急处置统筹联动,最大限度减少和避免重大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联动机制

(一)监测预报预警。县气象部门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优化气象监测站网布局,提高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科学研判能力,完善气象灾害基础信息数据库,开展气象灾害精细化风险区划工作,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和防御水平。县气象、应急、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城管等部门各司其职,实时监测暴雨、暴雪、沙尘、雷暴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对雨(雪)情、水情、水库、地质灾害隐患点、山洪灾害易发区、城市易涝点进行初步分析研判。

(二)信息共享。县气象、教育、公安、应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交通、水利、农业农村、卫健、林草和供电等部门在县减灾委的统一协调下,将监测预警相关数据(重大风险源(隐患点)、危险等级、影响范围、风险分布图、预警信息)、应急处置等内容书面共享至县减灾委办公室,若遇紧急情况可先电话通知,为研判会商提供数据支撑。

(三)会商研判。县减灾委办公室依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及风险监测预警相关数据,组织气象、公安、自然资源、水利、交通、农业农村等部门及受灾害性天气影响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对灾害影响区域抗灾形势、险情处置、灾情应对等情况进行会商研判,提出工作要求,需启动全县应急响应的,依据预案按批准级别实施,同时将会商结果、应对处置情况报县委、县政府。

(四)指挥协调。若无需启动应急响应,县减灾委办公室根据会商研判结果指导协调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应急力量调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指挥和组织协调相关成员单位开展气象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高寨街道办事处、各部门、各单位在县减灾委统一指挥下,调集应急处置专业力量,协同有序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高寨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职责分工详见附件1)

(五)信息上报。县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和县减灾委办公室要第一时间报送气象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安排部署情况。各乡镇人民政府、高寨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按规定程序动态报告气象灾害突发事件进展及工作动态,直至整个处置过程结束。

四、重点任务

(一)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推进地空天立体协同气象监测体系建设,加快灾害易发区、人口密集区等地区气象监测站网建设。加强雷暴大风、短时强降水、冰雹等突发性、致灾性强天气短时临近预报预警能力建设,提升分地区、分时段、分强度短临预报能力。强化因降水诱发的山洪、中小河流洪水、地质灾害等气象次生灾害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依托青海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实现局地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向固定人群的精准靶向发布。(各乡镇人民政府、高寨街道办事处,县发改局、县应急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财政局、县气象局等)

(二)加强气象灾害隐患巡查排查。压实重点单位气象灾害防御主体责任,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各单位扎实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建立健全气象安全预警防控体系;督促指导各生产经营单位加强防洪排涝、防雷电、防大风、防雨(雪)设施等关键部位风险隐患排查管控。加大暴雨天气下水库、山洪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易涝区域、临水居民区,河道、危房等关键区域的监测和巡查频次,逐村逐户逐人进行检查和通知,确保预警信息传递到位。(各乡镇人民政府、高寨街道办事处,县教育局、县工信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体旅游局、县卫健局、县应急局、县林草局、县气象局等)

(三)健全气象灾害防范应对措施。受气象灾害影响区域的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车站、公路、旅游景区(点)等重点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做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和传播,明确防范应对举措,加强群防群测。依据《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青海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根据气象灾害风险影响程度及应对极端天气灾害“三停”指引(见附件2),坚决采取停止户外活动、停课、停业等措施,及时组织转移疏散,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各乡镇人民政府、高寨街道办事处,县教育局、县工信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体旅游局、县卫健局、县应急局、县林草局等)

(四)健全气象灾害常态化防灾减灾机制。各部门、各应急救援队伍要加强物资装备和管理,建立完善物资储备、购置、调运制度,参照近年来发生的险情、灾情,根据抢险救灾工作需要,及时更新换存,确保满足抢险需要。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各乡镇人民政府、高寨街道办事处、各部门、各单位实行领导在岗带班和24小时专人值班值守制度,保持通讯畅通,加强调度和应急响应,做好重大灾害性天气防范,督促并提醒群众做好防灾避险工作。健全应急响应机制,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各单位建立气象灾害应对专项应急预案,并适时开展应急演练,做到气象灾害预警应急联动机制有效运行、发挥作用。强化气象科普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各种活动多形式广泛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宣传工作,提升社会公众气象灾害自救互救能力。(各乡镇人民政府、高寨街道办事处,县教育局、县工信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文体旅游局、县卫健局、县应急局、县林草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深化智慧气象与部门融合发展及高效联动。坚持“数据共享、技术共研、流程共融、系统共建、成果共用”理念,加强在气象发展规划、技术交流研究、资料共享、重大服务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推动气象和相关部门的深度融合与高效联动,推进智慧气象与各部门各行业的对接。深挖气象服务需求,建立典型气象灾害防御应用场景(见附件3),构建“部门+气象”的智慧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气象与各部门融合发展与高效联动、互为支撑的良好态势。(县气象局、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文体旅游局、县应急局、县住建局等)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协调配合,凝聚工作合力。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各单位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应对气象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积极应对气象灾害对本地区、本行业领域的影响。同时,明确本乡镇(街道)、部门应对气象灾害主要职责,强化协调配合,持续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部门联动机制。

(二)强化协调联动,提高响应能力。各乡镇(街道)、县减灾委各成员单位确定1名分管领导及联络员,参与重大气象灾害防范应对日常工作,联络人员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等基本情况,及时书面报县减灾委办公室、县气象局备案,县减灾委办公室汇总后反馈至各成员单位。县气象部门负责及时向各乡镇(街道)、县减灾委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联络员推送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

(三)严格工作纪律,强化应急值守。各乡镇(街道)、县减灾委各成员单位要制定日常应急值班值守制度,设置值班专用电话,落实值班人员并确保24小时在岗值班,保持通讯联络畅通,随时接收县减灾委办公室调度。各乡镇、各部门值班人员、联系方式发生变化时,应第一时间向县减灾委办公室报备。


附件:1.互助县气象灾害预警部门联动机制职责分工

      2.互助县应对极端天气灾害“三停”指引

      3.互助县极端天气灾害防御场景建设

      4.互助县重大气象灾害会商制度


  
附件【互助县气象灾害预警部门联动机制职责分工.doc
附件【互助县应对极端天气灾害“三停”指引.doc
附件【互助县极端天气灾害防御场景建设.doc
附件【互助县重大气象灾害会商制度.doc